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维特根斯坦的学说中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不一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维特根斯坦的双重人格左右其学说:一个是科学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一个是人文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两个维特根斯坦时时处于内在的冲突状态.前期科学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占了上风,受压抑的人文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将美学观带入神秘主义;后期人文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占了上风,潜在的科学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又将美学观带入神秘主义.两个维特根斯坦冲突的结果使他的美学观难逃神秘主义命运.而这个祸根在于语言,在于将所有的美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自然》第六册《土壤的成份》一课,要求通过实验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是由水、空气、粘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教材中安排了三个实验。通过实验1说明土壤含有空气,实验2说明土壤含有粘土和砂,实验3说明土壤含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五册第26页的实验:"拿一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瓶塞,把水倒进漏斗,观察水能流进瓶子里吗?把瓶塞松一松,看到什么现象?"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五册第26页的实验:“拿一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瓶塞,把水倒进漏斗,观察水能流进瓶子里吗?把瓶塞松一松,看到什么现象?”实验的第一步:观察水能否流进瓶子。理想的科学结果应该是水不会流进瓶子。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可是,学生在实验中却发现往漏斗内倒水时,有少量的水流进瓶子(由于漏斗颈的直径不够小,当开始往漏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课本第九册《热空气》一课实验1,要求学生把纸剪成螺旋状纸蛇,用线悬挂起来,下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观察发生的现象,从而归纳出“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而热空气会上升”这一结论。如果按课本上的图示(如图1)进行操作,实验既难成功,又不科学。原因是:①点燃蜡烛前,很难让悬挂着的纸蛇静止不动,因为虽然室外的风大部分被关闭的门窗挡住了,但仍有风从门窗缝钻进来,而且60多个学生在室内的活动以及呼吸等也会造成室内空气流动形成微风,从而使纸蛇难以处于静止状态。②即使大家停止一切活动,屏…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6页,要求实验者自己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究竟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本人通过多次实践,制作出了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演示器如图1-(a)所示,能很容易地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a.制作方法:①取一根玻璃导气管,一端拉成长约5cm的细尖嘴。②将细尖嘴一端弯成∽形,另一端扩口,套上透明胶头,制成一支∽型尖嘴透明胶头滴管即可。b.特点:实验操作方便,实验效果显著。滴管式便于吸入少许红水到演示器内,透明胶头便于观察胶头内有无气体以外的物质。c.作用: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d.使用方法:①用气体热胀冷缩…  相似文献   
7.
胡适以特别的方式大力推崇寿生的小说可谓是现代文学史上一桩耐人寻味的个案,寻析这个中缘由,既可窺胡适关于小说的美学理念,亦可见寿生小说的特征。从艺术内容看,寿生的小说表现了一种乡土经验,与胡适文艺平民化的美学观念相契合;从艺术精神看,寿生的小说以一种真实得近乎奇特的手法表现社会和人生的悲剧,令人震惊,具有反传统"大团圆"的小说模式的功能,实践了胡适所提倡的新文学应具备西方悲剧精神的美学主张;从艺术形式看,寿生的小说用了一种活泼、生动、自由的乡土方言作为语言媒介工具,体现了胡适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从贵州黔西北彝族的着衣情况来看,产业化是彝族服饰的必经之路。目前全国彝族服饰产业化程度总体偏低,各区域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从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来看,其产业化的突破口在于制作既保留传统彝族服饰的核心要素又符合现代彝人审美观念的改良版服饰,而改良的关键在于把握继承性保护与改良性开发并重原则、文化性视野与盈利性目标兼顾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