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东民族主义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前,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二战不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亚非拉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战中,中东直接受军事行动影响的地区仅有马格里布,而与一次大战整个西亚卷入战争的情况大不相同。尽管如此,在亚非拉地区中,中东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仅次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下  相似文献   
2.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前身为伊斯兰教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1987年,南亚中东史博士导师、历史系主任彭树智教授兼任中东所所长,进一步推动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同年,中东所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到1992年,南亚中东史博士点从文博学院(原历史系)并入,中东所进入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3.
黄民兴 《红领巾》2004,(3):57-60
伊拉克是什叶派的发源地,而奥斯曼帝国的征服使伊决定性地成为逊尼派占统治地位的国家.1920年伊拉克王国建立后,君主政府鼓励民族和宗教融合.1958年革命后,逊尼派军人政权推行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政策,与什叶派的矛盾随之加深.1968年上台的复兴党对什叶派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政策,而1979年伊朗革命的胜利也刺激了什叶派的反政府活动,后者受到了萨达姆的严厉镇压.美国倒萨之后,什叶派再次活跃起来,并分裂为激进派和温和派,它们将对未来伊拉克国家的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历史记忆的形塑在民族认同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波斯帝国历史记忆的发现与重建是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产物,其中既有东方学家释读碑文与考古挖掘的实证研究,也有民族主义驱动下伊朗精英的政治构建与宗教诠释。波斯帝国历史记忆在现代伊朗的发现与重建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的:一是解构了中古波斯人的神圣历史观,使《列王纪》中凯扬王朝从“信史”转化为后世层累创作的民族史诗;二是将阿契尼美德王朝重新纳入伊朗历史传统之中。通过梳理波斯帝国历史记忆在不同时期的挖掘过程,不仅可以重现波斯帝国遗产在现代伊朗社会乃至全球学术中得以被构建和接受的历史过程,亦可以管窥古代历史与建构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逻辑。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是我国有待开发的重要地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西北地区正面临着双向开放、全面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试图对西北地区的发展条件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一粗浅分析,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方向提出一些看法。西北地区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尤其是能源。陕、宁、新三省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总储量达781.3亿吨,新疆煤炭的远景储量更居全国首位。此外,本地区拥有克拉玛依、玉门、长庆、延长等大油田,新疆和青海还有尚未开发的大量油气资源;水力发电的潜力也很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存在其独特的、富有活力的公民社会,这表现在"真主主权"的理论和作为独立力量存在的乌里玛.近代的一些中东国家因进行初步的现代化改革而发生了变化,其内容包括:对传统意识形态的变更;传统社会制度的改变;政治体制的改变;苏菲派教团取代乌里玛成为反抗殖民政权的主力;个别国家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二战后,中东的公民社会组织大体上分为三类,即传统的乌里玛·苏菲派教团,现代公民社会组织,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伊斯兰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希腊化国家包括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和帕加马等。希腊化时期西亚北非的文明对话的特点:第一,处于边缘地位的周边落后民族迅速崛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原有的先进文明日渐衰落。第二,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第三,文化交融是军事征服的后果。第四,文明中心迁移至欧亚大陆交界处和两河流域的新兴大城市或首都。第五,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第六,希腊化遭遇了中东部分人民的顽强反抗。第七,希腊化促进了东西方宗教的融合及世界宗教和中东文明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沙特阿拉伯师范教育的发展黄民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阿拉伯半岛是一个文化教育极端落后的地区。奥斯曼帝国曾在汉志建立过一所师范学校,它以土耳其语作为教学语言。然而,这所学校在帝国崩溃之后也就自行关闭了。1924年,沙特家族统一了半岛(1932年国名定为今名...  相似文献   
9.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海湾大国,由于当地多风沙的气候、居民缺乏卫生知识和近亲通婚,盲人、聋哑人和低能儿的人数较多。八十年代初,沙特的失明发病率居世界第二。根据阿拉伯人的家族传统,残疾儿童完全由家人照看,让外人看护是家族的耻辱;他们几乎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随着经济和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残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民族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00—1921)是民族主义的萌芽时期,主要目标是争取从奥斯曼帝国的自治。第二个阶段(1921—1932)是争取实现独立及初步建设民族国家的时期,委任统治名亡实存,作为民族国家的伊拉克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第三个阶段(1932—1941)是推进民族独立和阿拉伯统一运动的时期,本阶段伊拉克获得形式上的独立,但由于民族主义运动内部的冲突和失误,泛阿拉伯主义运动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