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参照战国及秦汉出土简帛文献,考释楚辞中的词语,以期有所发明。  相似文献   
2.
今见王逸《楚辞章句》诸种版本多有歧异 ,均非善本 ,亟须校订和整理。充分利用各种本子所提供的异文材料相互校勘 ,同时参照诸本以外的文献材料 ,特别是新出土的秦汉简帛文献进行校勘 ,是其校订和整理《楚辞章句》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三、注释正讹 例一: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课文注:"不寻常的日子很多.峥嵘,山势高峻,比喻超越寻常,不平常."①案:峥嵘,于古诗文中确实有"山势高峻"之义,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是也.但是,"峥嵘"一旦与"岁"或"岁月"连用,是指"岁月仓促"、"年命易逝"之义,而不再为"高峻".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所编纂的各种类书,存有不少《楚辞》零句残简,是我们校理《楚辞》文献必须参照的重要材料,即据类书对《章句》传世本进行补佚、删衍、辨异和正讹。但是类书或劣于《章句》传世本,未可全信,当反复审核,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与吕氏家族有过交往,目前可以直接稽考的文献材料有二则:一是辛弃疾为吕祖谦撰写祭文,二是为吕大虬填过调寄<太常引>的词.  相似文献   
6.
刘勰《辨骚》的学术基础是两汉的《楚辞》学。汉人对屈原及《楚辞》的评价虽然有褒贬两端,而皆以儒家经义之旨为准绳,往往失之于偏颇。刘勰始从经学中挣脱出来,多着眼于文学加以评骘,是其进步之处。《辨骚》列举十一篇《楚辞》作品之名,对于考辨六时期《楚辞章句》十一卷本,极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充分利用新出土的战国楚简文献材料,对屈赋《九歌》的流传、《九章》若干作品的著作权等问题试作新的探讨,证明夏后氏的原始《九歌》从宫廷祭神之乐,因夏桀亡命于苍梧之野而流入了沅、湘之域,逐渐成为充满南国风韵的越人的民间娱神之歌,最后由楚国诗人屈原"更定"之后,又成为极具个性化的文人之作;屈原称引、咏叹伍子胥是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的,带有浓厚的先秦时期复仇伦理的印记,屈原《九章》诸篇的著作权是不可轻易否定的。  相似文献   
8.
黄侃<文选楚辞平点>虽属读书扎记,信手批点,参差错落,寥零数语,然不乏真知灼见,其学术价值甚高.笔者撰<楚辞章句疏证>,时时参阅之,或采撷其说,或疏通文义,或核其版本,或辨其讹误,以为治<楚辞>者,黄侃<文选楚辞平点>当得深致之.  相似文献   
9.
近读金开城、董洪利、高路明新著《屈原集校注》 (中华书局1996年8月版),颇多感想。特为此文,献其谬说,以求教于金先生及屈学界之同好者。综观本著之作,颇具"总结"金氏长年研习《楚辞》文献的性质,盖亦与其《屈原辞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相鼓吹也。本著侧重于屈原赋的文献解读,而《屈原辞研究》为其文史专论之合集也。则金氏屈子之学于此集其大成。然屈原辞赋文献的解读,无非是"校"、"注"、"章句"三事。就此三端言,本著自有其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0.
《全唐诗》的异文极为丰富,造成异文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其中属于文字相讹而造成的异文就不少。分析这类讹字异文,发现其相讹的情况也比较纷繁。虽说如此,归纳一下,大体上也只有三种类型:一是异文二字直接相讹;二是相讹异文二字,其中有一字是讹字的同义字;三是相讹异文二字,其中有一字是讹字的假借字。后二种类型较之前者,识别起来自然要困难些,姑且称为间接相讹。笔者以为,认识唐诗异文讹字的规律,对于提高文字校勘的水平或甄别唐诗各种版本的源流,都是极有借鉴意义的。近年来,笔者对《全唐诗》的全部异文做了些甄别、归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