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一元投入、二个体系、三支队伍、四类对象、五大特点。武汉市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观点尚须创新、重点尚须突出、质量尚须提高、建设力度尚须加强、经费投入与标准尚有距离。武汉市社区教育的对策建议:一是将其纳入社区建设范畴,二是规范社区教育管理,三是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四是加大投入确保起点标准,五是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2.
培训市场被炒得风风火火的同时,我们不少国有企业的教育停办了,培训中心名存实亡了,这也正从一个侧面说明培训市场亦如战场,竞争异常激烈.培训机构究竟如何面对培训市场化呢?  相似文献   
3.
民工身份的双重性、民工地位的产业工人主体性、民工群体的弱势性与边缘性,以及民工就业的非正规性决定了民工教育意义的特殊性、内容的特殊性、形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论社区教育的教育关怀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教育的教育关怀功能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关怀;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教育关怀;体现在对迁移人口的教育关怀;体现在社区矫正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企业员工转型培训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焕山 《成人教育》2000,(5):15-16,19
知识经济使文盲的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 ;知识经济使“一招鲜”难以走遍天 ;知识经济使学习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知识经济使人才建设、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企业的首要建设与投资 ;知识经济使学习成为现代人的永恒主题 ;知识经济使培训成为现代企业的终生承诺。企业员工转型培训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这些素质如何获取?企业的成败,固然有多种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企业家必须是复合型人才。那么复合型人才取决于哪些因素呢?第一,复合型思维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具有多元化思维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善于创新、联想、应变和全方位思维,就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企业家的谋略、主意、点子、新思想,往往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复合型思维方式集思维的整体性、发散性、创造性和全方位性于一体,能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多方位思维,既看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仅次于德国、美国、日本的第四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6%的份额,而德国是30%的份额;中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虽未超美,但已"赶英",可中国仍不是出口贸易强国。"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但"三技一教"软肋是共通的。所谓"三技一教"软肋,是指技术软肋、技能软肋、技工软肋和职业教育软肋。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6%的份额,而德国的份额是30%,为我国制造业份额的5倍,真正处于全球市场领先者的位置."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但"三技"(技术、技能、技工)软肋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未来世界——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世界,将开创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篇章.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哪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是什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能是什么?笔者谈点浅见,以求教于专家、学者、读者.1 智力资源:力量的根基一国的实力、力量好比凳面,它的平衡、稳定靠三条腿:军事、经济、人才智力资源(知识).而三条腿中人才是基础,人才决定军事与经济,因此,它是力量的根基,是力量之源,是实力之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仅次于德国、美国、日本的第四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60%的份额,而德国是30%的份额;中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虽未超美,但已“赶英”,可中国仍不是出口贸易强国。“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但“三技一教”软肋是共通的。所谓“三技一教”软肋,是指技术软肋、技能软肋、技工软肋和职业教育软肋。[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