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泉州安溪李光地故居为例,在分析其旅游开发可行条件、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几点构想:建立李光地故居旅游开发协调机制;深入挖掘李光地故居文化内涵;形成李光地故居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李光地故居联合开发模式。以期为泉州乃至海西的旅游产业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地方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电晕是影响输电线路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由于线路电压等级提高,导线分列数增加,受多种因素影响,电晕的影响也变得更加复杂.导线表面场强、气压、温度和湿度都是影响电晕电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4.
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重要意义和可行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提出几点构想: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可以共赢的观念;通过市场调研找准游客体验与旅游产品的契合点;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内涵;营造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体验环境;构建非物质文化旅游活动体系;塑造非物质文化旅游体验品牌。以期为泉州乃至海西的文化旅游业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文章以常熟尚湖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人文景观体系、构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文化旅游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略论晚清上海城市娱乐业的发展特征——兼与汉口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晚清两个重要口岸城市——上海和汉口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两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出各自城市娱乐业的发展特征,以期从社会生活层面为中国城市近代化历程提供一个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诸多景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中不注重游客体验的现状,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景区旅游产品的设计提出五点建议: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深人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完整的景区景观体系、构建景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旅游体验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双向赋能,正成为音乐非遗保护与利用的重要趋势。与之相适应,学术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式也在不断变化。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创造、生产、传播、展览/接受/传递、消费/参与五个阶段的文化周期框架,重点梳理了不同学科、产业以及技术视角下现有音乐非遗数字化研究主题,并结合文化周期框架对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针对性提出音乐非遗数字化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有助于厘清音乐非遗数字化的知识脉络,对国内音乐非遗数字化研究范式的建构及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拓展景区文化产业链,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和营销,构建景区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名人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以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在分析其利用与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完善景区建设,凸显成功文化内涵;增加游客体验,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推进成功品牌建设。以期对南安旅游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及城市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