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研究意义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于这个关系的认识不仅因时、因地、因人而有不同,更主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与科学知识的增进,而不断发展。这个关系在西方称为“人地关系”,在中国古代则称为“天人之分”。前者是指研究人与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存在与其意义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古代社会一个大变革时代.自周室东迁,作为奴隶制最高政权代表的王权日益衰落,中央集权仅存象征.奴隶制日趋崩溃,为了适应新的政治形势、社会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上层建筑必然要相应地发生改变,新的制度在不断冲破旧制度的躯壳而露头茁长,有如孚雏一样.战国时代变化最为剧烈,显著.铜器发展亦同样有明显  相似文献   
3.
先秦战国以前仅有制度记载,量值无考.战国各国量制与量值,据出土实物量测可考者如下:1.齐:有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锺;陈氏三量,皆登一马,锺乃大矣"(《左传·昭三年》).据此,春秋齐量制为升、豆、区、釜、锺,釜以前为四进,釜、锺为十进.陈氏不过加四进为五进,量制未变.《管子·轻重丁》:"今齐西之粟,釜百泉则(金区)二十也;齐东之粟,釜十泉则(金区)二泉也."是一釜等于五区,此陈氏四进登一为五进之证.(《管子·海王》:"盐百升而釜,釜二百也,锺二千."釜、锺仍为十进.据下文十锺、百锺、千锺,则量制至锺而止,无大于锺者,与春秋齐制皆合,所未  相似文献   
4.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随心所欲地伪造历史,他们抓的“史学”纯粹是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他们为了炮制这种“史学”文章,也把黑手伸进了文物考古领域。原北京两校大批判组控制的《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六年第四期发表的《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反复辟斗争》,就是“影射史学”的一个黑标本。这篇文章虽署名龚发,但梁效直接插了手,是由梁效精心修改定稿的。它利用考古材料,歪曲、伪造历史,大肆宣扬“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道出了“四人帮”迫不及待地篡党夺权、实行地主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的反革命心声。  相似文献   
5.
历代度量衡里亩制度的演变和数值换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度量衡是测量长短、容量、轻重的基本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生产与交换的需要而出现,以后又随社会发展和制度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而历代制度又多不相同,古今度量衡和里、亩之制不仅差异较大,变化也较复杂.先秦以前,记载残缺,实物更多不可征,汉文帝令博士诸生作的《王制》篇中,已讨论周尺、步、里、亩与汉代比较之数据,说明要考明古代制度,不仅要了解当时制度如何,而主要的还必须换成时制,才能对比和计算.度(尺),由于变化较多、较频繁,差不多各代都有改变;封建王朝制礼作乐必须考究尺度;同时,需要利用度(尺)计算的也较多,如里、亩计算最后就取决于尺,因此历代研究较多,西晋苟勗就曾根据建武铜尺、王莽铜斛、古钱、西京铜望皋、金错望皋以及两种古乐器——姑洗玉律,小吕玉律,共七种古器,复原一种古尺(以下称为"晋前尺"或"荀  相似文献   
6.
(一)先秦1.秦:秦衡制为朱、两、斤、钧、石,见秦简效律及出土铭刻.据实物量测,衡值可考如下:秦权出土地点,北至辽宁敖汉旗、河北围场及山西左云.东至山东海边文登,西至甘肃秦安,南至江苏盱眙,铜、铁、石、陶皆有出土,多为禾石权(120斤),次为钧权(30斤)和斤权.斤权有十六斤、八斤,校其重量互有参差,一斤可自231克至273克,高奴禾石权是取中者,为昭王时所铸,一斤合256克;八斤权每斤合258克,取其平均,一斤在250-260克间.两权刻有"咸阳亭,半两"权,实测重7.55克,一两重1.5克,一斤为241.6克.传世秦半两钱重亦不一,比较常见者为8克左右,一两重16克,一斤256克,与高奴禾石权合.内蒙西沟畔匈奴墓出土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