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黄金元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1):57-59,64
田雯诗歌的魅力源于诗人独特的诗学观.田雯主张学诗要融合唐宋,宜分体学习,探求源流正变,重视诗人的才力,崇尚奇丽之美,并力求自成一家,充分体现出清初诗歌在全面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追求个性的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3.
清中期“山左”名贤卢见曾诗歌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清初“山左”诗歌的承继者,卢见曾论诗反对门户之见,主张抒写自己的“性情遭际”,把传达人的性情作为诗歌创作的极致,在清中前期诗坛别具一格;其诗基本内容是写官宦生涯的迎来送往、和贺赠答,以及触物伤怀、故土之思、友朋之爱、风土人情和“康乾盛世”的良辰美景。情感真挚,诗风多样而有意境;其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所体现的特点,具有对清代中前期诗歌创作总结和鼎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谖客孟尝君》着力表现的是冯谖的深谋远虑和杰出才能,刻画了一个多谋胜算,见识卓越的策士形象,运用了多种技巧和方法来展现这个人物的性格和才能。一、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戏谑的情境中去展现,并根据情境的不同氛围来决定人物性格延伸的趋向和诙谐程度,可谓是亦谐亦庄,寓庄于谐,整篇文章充满了“喜剧性”的色彩。文章前面是写冯谖通过他人联系寄食孟尝君门下的情况。由于他说自己“无好”“无能”,孟尝君只是“笑而受之”,  相似文献   
5.
田雯诗歌除传统题材外,其生活诗涉及面甚宽,乔迁、饮食、观剧、读书、习字、人伦之情等诗,给读者展示了清初文人的生活状态,这些诗同时也体现了其诗所特有的深厚文化意蕴、优美绮丽的意境和完备的体裁形式等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6.
田雯是清康熙朝名臣,为官清廉,颇有政绩,深得康熙赏识信赖,且著述颇丰,其诗以“奇丽”著称,几与王渔洋齐名。本文依据《蒙斋年谱》、《蒙斋续年谱》等历史文献资料,对田雯人生轨迹特别是对其早年坎坷经历,中年督学江南、巡抚江宁、贵州的主要行年事迹进行了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装备采办管理中存在的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导致的采办分阶段管理、条块管理、交叉管理的弊病,以及竞争性差而导致的装备成本、价格增加等问题,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对装备采办系统运行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当前装备采办存在问题提出了装备采办管理机制的设计思路,并对机制设计的目标和运行要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最后,基于上述研究,以特定的装备采购购系统为实例,对其进行了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8.
田霖童年孤苦不幸,中年曲折勤奋,老年旷达乐观、潜心于诗歌创作。其一生以菊为伴,依河而居,顺河而游。田霖《鬲津草堂涛集》的内容以咏菊和纪游写景诗为多,风格冲澹、自然、清奇,诗体中尤擅绝句。研究田谋及其诗作对于认识清代德州田氏家族文学,挖掘德州地域文化和深化运河义化内涵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略论卢见曾编纂的《国朝山左诗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见曾编纂的《国朝山左诗钞》既是一部重要的地域性清诗总集,又是一部精粹的清诗选本;《国朝山左诗钞》具有鲜明的以诗存史的意识,体现出卢见曾崇尚多样性与会通性、主张诗写性情、强调诗人的学问根柢等一系列有见地的诗学主张;卢见曾编选《国朝山左诗钞》对山东古代文献的保护具有肇始之功。  相似文献   
10.
黄金元 《现代语文》2008,(11):145-147
近几年来,为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地市级城市设置了大批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这些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由过去的高师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来,在职能上还继续承担着高师的人才培养任务,成为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办学资源、生源质量等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