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壮族家庭伦理问题的突出表现在:夫妻伦理关系情与理失调,离婚和婚外恋现象逐年增多;亲子伦理危机重重,传统孝道淡化,亲子关系疏远,家庭教育中重知识轻道德、重言教轻身教的问题突出;早婚早育蔓延、结婚彩礼超高.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迁、频繁的社会流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现状是诱发家庭伦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建构式”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知识是学习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运用讨论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建构式”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3.
壮族传统婚姻伦理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男女平等、贞操观相对开放和宽容、同宗不婚等方面。批判地继承、改造和发展壮族传统婚姻伦理,对壮族婚姻家庭乃至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间助学慈善与感恩的思维错位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与感恩的思维错位日益成为我国贫困大学生民间助学体系的阻碍.施人勿念与施恩索报、知恩图报与知恩不报的对立是思维错位的外在表现.消除民间助学中的思维错位需要多方的努力,资助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慈善助学理念,受助者要养成感恩意识,政府、媒体和学校要积极配合,努力构建资助者与受助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其丰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它的主要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新型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管理,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慈善和感恩是一对伦理范畴,反映的是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慈善本质上不图回报,但感恩作为客观的、受动的结果.应当永远和慈善在一起.民间助学活动中,受助大学生感恩能保障助学活动的持续发展,助学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唤起大学生感恩意识,然而,当前这两方面都存在着缺陷.为了保障民间助学的持续发展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慈善助学理念,完善和创新助学模式,塑造良性互动的感恩文化.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着逆人本的方面.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课程设置的策略为:宽口径开设基础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开发特色课程;注重实践性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课程.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课程设置理念。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与人本相违的地方,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课程设置应该:宽口径开设基础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开发特色课程;注重实践性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设置课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