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因为监管层的“隔空发话”,使得股市短期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如去年的12月初,监管层对险资的“怒怼”使得险资举牌概念股全线暴跌,而今监管层又对游资炒作的次新股、高送转、雄安新区、大湾新区等概念股“怒怼”,使得近期股市再度出现较大波动,而相关个股则出现连续暴跌.这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我们不能牵涉其中去讨论,毕竟这些问题很敏感.  相似文献   
2.
英国脱欧了,但是A股并没有像很多专家预期那样出现大跌,反而给人一种"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感觉。目前,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已经突破上升到半年线之上,可惜在量能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差一根标志性的具有突破意义的中大阳K线。如此好的机会,为什么大盘还没有选择向上突破呢?这可能与我们之前预期的时间窗口有关:七月下旬或八月初才能启动行情。  相似文献   
3.
随着2020年元旦后市场不断地持续震荡上涨,上证指数终于摆脱了去年横盘震荡8个多月之久的区间。上证指数在突破了3050点之后开始有加速上涨的"味道",这和之前我们预判市场要逐步地走入牛市是吻合的,而在之前的周评文章中我们也多次提到过了。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8月28日收盘后就说了,沪指强力突破站上3305点,那么意味着沪市的上升空间打开,而深市以及创业板市场后市也会逐步跟上,而这,就是中期大反弹行情拉开第一阶段序幕的节奏.所以,对于在上升途中出现的任何形式大跌或杀跌调整,我们都要在自己股票池里选好股票大胆抄底,或者加仓,或者新资金入场.当上升趋势确立了之后,市场的任何一次回调,都是买入机会;反之,当市场的下跌趋势确立了之后,那么市场的任何一次反弹高点都是卖出机会.  相似文献   
5.
在本周内,我们终于看到了创业板市场开始出现了转好的苗头,如技术面上看到它开始放量突破并站上了30日均线,而上证50成分股在本周内也开始出现了分化,部分前期涨幅颇大的个股开始出现了回调,资金分流迹象开始出现,也就是说大盘股的资金流开始转向了小盘股,这意味着中小创市场目前开始吸引场内的资金分流而去建仓了.  相似文献   
6.
由于下周三是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时间,其中最为重大的事项就是涉及到中央的换届,所以,在重大会议期间,我们认为A股市场将以维稳、高位缩量震荡为主.因此,近期市场已经开始表现出了高位缩量横盘的技术特征了,而由于10月中下旬是A股市场三季报公布的密集期,所以这些事件又注定了10月份是一个“不平凡”的月份.  相似文献   
7.
股市谚语:“五穷六绝七翻身”,这句话形容当下的A股市场行情很贴切,所以,我们仍然得耐心等待,虽然市场在进入6月份的时候开启了超跌反弹,但是,经历了上周的美国加息以及本周的MSCI事件动荡之后,目前市场又再度开启了反复震荡筑底的行情.毕竟MSCI的利好兑现了,市场的白马蓝筹股一下子似乎找不到方向了,而在本周四、五A股市场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  相似文献   
8.
节后的沪指反弹在2月22日之后,便展开了缩量调整,而两会即将在下周闭幕结束,所以市场的维稳力量恐将消失,而下周也有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如3月14、15日美联储议息会议,而诸多媒体报道目前也是说美国加息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所以,下周市场将迎来两大重要事件对市场的冲击,而沪指能否在下周扛过去,这是一个关键走势考验.如果沪指能在下周扛过去微跌、或者不跌、或者甚至逆势上涨,那便证明市场是强势的,如若这样市场后市就可看高一线;反之,则说明市场仍然是震荡市或者弱势,那么大家在接下来的操作便需要小心谨慎了.  相似文献   
9.
在周四主板市场跳水调整之际,创业板市场再度拉起,截止收盘,创业板个股涨停的数量占A股市场涨停数量的约40%,这足以说明市场的活跃度有开始向创业板等中小票转移.而我们在上周就跟大家强调过,创业板市场已经出现了见大底的成交量,虽然这量能还不足以完全让我们确定地判断市场见大底,但是,市场起码有转好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应该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本来市场走得好好的趋势,都在期待着市场新高行情,都盼望着"千年大计"雄安助阵大盘拉升新高。但是市场却因为一些突发性的金融事件导致走向了暴跌调整。监管层在公开场合大提加强监管,打压高送转和题材概念股的炒作等。保监会主席以及银监会主席助理因为严重违纪被中纪委带走调查,民生银行的假理财风波事件,以及安邦保险的传闻利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