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爱因斯坦曾言 :“你能不能观察眼前的现象 ,取决于你应用什么样的理论 ,理论决定你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心理学也告诉我们 :人们只能看到他们能够看到的东西 ,只能做他们能够做的事情。这就说明 ,理论观念尽管是虚的 ,但也是实的 ,它实实在在地自觉不自觉地指导或影响着实践。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在当前相对薄弱的教学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一些误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里仅揭示一二 ,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一、不少教学研究忽视民族特色。这主要表现在 :这些研究不去关注或较少关注当前我国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语言的习得和学得、语文…  相似文献   
2.
本的自读目的.编在“单元提示”和课的“自读提示”中已明示。需引起注意的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学好语的重要目的,因此对这篇语言富丽、生动、恣肆的自读课来说,学生朗读就显得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3.
宽容另类     
2005年6月上海的《语学习》曾想就两篇“四不像”作展开一次讨论,但不知为什么应寥寥。作为考试作,那两篇显然是不合格的。因为游戏首先要遵守游戏规则,这就有如竞走时不允许为了追求速度而跑一样。既然题目的要求是写议论,那么,你就只能将章写成议论的模样。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恰当地使用集图、文、声、影像、动画等于一体的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诵读水平;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借助关键词凸显重点,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贯彻针对性、适度、辅助、有序、灵活等原则是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12月和2012年1月话题征稿:11月:有的老师在公开课或示范课教学中,学习借鉴名师教案、教法,但效果平平。您觉得症结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校长治校,必须建构良好的教师理念。——校长要有识师之眼。识别优秀教师是用好优秀教师、任人唯贤的前提。而要识别优秀教师,不是看他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或名牌大学,甚至不是看他是否有丰富的学识,而是看他是否有健全的人格,是否有健康的身心,是否有独立的思想,是否懂得关爱他人,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宽容、怜悯和同情他人。——校长要有爱师之心。校长要有爱师之心,必须有容师之量:既要容师所长,又要容师之短。——校长要有用师之道。要懂得用师之道,还必须要有聚师之力。校长靠什么来聚集优秀教师?首先是靠美好的愿景,一个光明、灿烂的愿景往…  相似文献   
7.
黎在珣 《学语文》2014,(3):11-12
语文衔接教学是指立足于语文学科而在教学内容方面跨越语文学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向其它学科渗透、延伸的教学。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是文理不分。基础教育的教学和考试也会在立足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向文理科相互渗透融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黎在珣 《教育文汇》2004,(12):50-51
在那个烟雨朦胧的四月,当久违的太阳穿过绵长的雨帘向大地展露灿烂笑容的时候,我的书桌上就多了一束映山红。得知这一大束映山红是由文科七班6名男女同学牺牲午休的时间,跑到几里外的山上采集的,我那久已平静的心田开始泛起涟漪。浓浓的花香带来了深深的感动,而心里不禁又生出许多愧疚。  相似文献   
9.
【自读导言】  1.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体悟这样的道理: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短少感受、缺少珍惜,因此要学会关注、享受、体会幸福。  2.在朗读中感受富丽典雅的语言,品味生动形象的各种比喻,从而达到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的目的。  3.培养初步的对比阅读能力。  (解说: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所以对这篇语言生动、恣肆的自读课文来说,学生的朗读就显得相当重要。 )【自读程序】  1.在未阅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说说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一两件事,并结合这些具体…  相似文献   
10.
蔡澄清先生是安徽省宿松县人,他创导的点拨法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7年出版的《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名列由中央教科所课程研究中心主持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与研究丛书”中学语文学科之首,是唯一一部以人名命名的教学法专著。这充分说明点拨教学理论已得到权威的认可与赞誉。2001年出版的《点拨教学法》则是他的点拨理论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