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为英国文坛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妇女形象——简·爱。简·爱虽出身低微、一贫如洗、其貌不扬,但敢于反抗压迫和偏见,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其自尊自强的性格、纯洁的爱情、智慧的宗教信仰,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在探讨人的秘密。由于自身经历的影响,他偏爱“穷人”主题。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停留在对穷人苦难生活的展现上,而是把笔触深入到潜伏在人性深处、人的本性中的不幸。他否定理性人物.认为理性能引诱人犯罪。他肯定和赞扬“神人”,认为至善至爱才是人悲惨命运的拯救力量。“神人”形象成了他与丑恶现实相对抗的武器,也成了他解开人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百年孤独》人物众多,其中有名有姓的女陛人物就有十多个。她们是一群令人心颤的奇特女人,爱情极致、人性极端。她们是布恩地亚家的生命之源,也是布恩地亚家的守护神。她们坚韧、独特、诡异和凄美的生存姿态恰如布恩地亚家这副骸骨上的红百合。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的"性探索小说"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他笔下的"性"并不同于色情,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批判性的。但学界对劳伦斯作品中"性"的价值的分析仍较为片面和琐碎。本文从"对恋母情结的叙述和突围"、"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揭露和反抗"、"对美好两性关系的呼唤和回归"三方面来全面、系统地分析劳伦斯"性爱小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一部小说,在这部不朽的作品里,作家通过男主人公的爱恨情仇来探索人性的问题。作家认为: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都可能导致人性的扭曲,但是真的人性应该是美好的,总能找到复苏之途。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从小在荒凉寂寞的大自然中长大,是荒原孕育滋养的孩子。她深爱着原始的荒原式的大自然。在她的哲学里,人与自然的分离是各种痛苦的根源,而合二为一才是幸福快乐的。《呼啸山庄》充分体现了她这种自然和谐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7.
苏轼一生在政治风浪中时沉时浮,后半生更是屡遭贬放,且越贬越远,佛禅思想成为其逆境中的精神支柱。禅宗人生如梦、随缘自适、自性清静的思想让他在穷荒之所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以一种超然平淡的心态来处理贬谪生涯。禅对苏轼心态的渗透,不仅形成了其诗歌的独特风格,还铸造了他超然生死的旷达性格。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一部小说,在这部不朽的作品里,作家通过男主人公的爱恨情仇来探索人性的问题。作家认为: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都可能导致人性的扭曲,但是真的人性应该是美好的,总能找到复苏之途。  相似文献   
9.
苏曼殊的诗歌集革命气质、浪漫情调与禅子法性于一体,而这一艺术特色又跟他既是民主革命志士,又是耽禅性真的僧人,同时还是个情缘未了的俗人这一特殊身份有关。  相似文献   
10.
苏曼殊的诗歌集革命气质、浪漫情调与禅子法性于一体,而这一艺术特色又跟他既是民主革命志士,又是耽禅性真的僧人,同时还是个情缘未了的俗人这一特殊身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