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在“信手鼠标直通世界,偏安一隅网尽天涯”的新潮流中,如何推进信息化,填平“数字鸿沟”?浏阳市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实践离不开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指导,科学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形成对外语教学影响深远。本分析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对外语教学的具体影响,探讨外语教师如何通过加强学习研究,形成科学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法的选择受学习者的自身素质、学习环境、条件和目的的影响,因此,很难有一种适合所有外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分析我国外语教学法的现状入手,运用综合、折衷的立场,因时、因地、因人地从各种外语教学法中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实践离不开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指导 ,科学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形成对外语教学影响深远。本文分析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对外语教学的具体影响 ,探讨外语教师如何通过加强学习研究 ,形成科学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 ,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和评价了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 ,探讨这些标准对翻译理论发展以及对翻译实践评价可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语言测试发展历程和传盟的语言能力观的基础上,以认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对测试效度的本质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指出,语言测试的最终目的是考察受试者的认知语用能力并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相互解释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都是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们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同时又有相同、相通之处,因而在很多时候,它们可以进行相互解释。  相似文献   
8.
霍桑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历史上清教主义盛行,因而清教主义思想在<红字>中肯定会有所体现.该文旨在分析清教思想在海丝特和珠儿关系上的体现,提出海丝特正是在对珠儿的抚养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从"通奸"向"天使"转变.与此同时,珠儿的象征意义在这-过程中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对语用失误概念进行剖析和补充、对语用失误的特点和类型加以重述 ,并对比分析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使我们在外语学习或教学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学法的选择受学习者的自身素质、学习环境、条件和目的的影响,因此,很难有一种适合所有外语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分析我国外语教学法的现状和手,运用综合、折衷的立场。因时、因地、因人地从各种外语教学法中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