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依据"由企业支持办学建设、参与办学过程、检验办学成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的"紫金模式",确定本科生的第六学期教学活动在上杭教学实践基地运行,主要由"工程实践型"企业教师承担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实习与实践以及课程设计等组成。已经组建的一支热爱教学工作、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教学管理要求的企业"工程实践型"教师团队,在各教学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互补作用。企业培养环节下一步需要加大基地的软件实力建设,努力提高"工程实践型"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面对新一轮国家战略调整对地矿行业的冲击,不断拓展企业实践的方向与合作企业范围,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就业的广适性。  相似文献   
2.
“紫金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紫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本文论述了工科本科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在通过分析近年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对推进该类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有关措施与方法,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青藏高原西北缘高原内部和陡坡地貌带2个花岗岩体10件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表明,高原内部大红柳滩-郭扎错逆冲断裂上盘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24.8±4.9~14.0±1.3Ma,此外,一个玄武岩烘烤的热事件年龄为7.9±0.8Ma;而陡坡地貌带的西昆仑中间逆冲断裂上盘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2.9±0.5~0.9±0.3Ma.进一步的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高原内部自渐新世以来经历了2期隆升-剥露,分别是渐新世-早中新世(30~16Ma)和上新世以来(≤5Ma),而陡坡带只记录了晚中新世以来(≤8Ma)的隆升-剥露,暗示他们经历了不同的热演化历史.结合前人在该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和野外地质现象,认为现今高原边缘陡坡地貌带可能是自晚中新世以来(≤8Ma)高原边界断裂伴有向塔里木盆地后展式叠瓦逆冲产生的构造抬升的结果;现今高原面有可能是由高原边界断裂系于大约5~2Ma以来强烈活动逐渐形成的,其隆升-剥蚀幅度>2000~3000m.这对自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西北缘高原面与陡坡地貌形成过程提供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的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4.
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总目标与方案框架下,确立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实施具体方案是"紫金模式"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成功实施的基本必要条件。依托紫金矿业集团矿山的资源优势和学生"预就业"的模式,在第八学期将学生下派到已经签约的紫金矿业集团各矿山企业和其他签约企业单位参与企业生产与科研实践活动,采取"双导师制"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下派企业前,明确其校内指导教师,采取校内指导教师分区、分片负责制,长期关注几个相关矿山企业的基础地质背景、成矿规律与模型等科学课题,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到达企业后,由企业人力资源部指派部分高级技术人员为他们的固定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践的现场指导,最终由"双导师"结合学生参与实践课题的性质和实践工作成果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方案与论文的核心框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