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什么是语文?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一直说法各异,争议不断。直到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终于给出了明确的说法: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迄今为止,以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名义,用清晰而肯定的语言给中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作出的最恰当的定义。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开始着眼于从语文学科思想方法的角度与高度,重新认识语文教学,重新去研究语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常有譬喻说,一篇文章,观点、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材料是血肉。那么语言是什么?高考对作文语言的要求大体上说来只有两条:一个是“语言通顺”,一个是“有文采”。“通顺”之意犹如要求“身体健康”;“有文采”则相当于要求五官端正,模样或俊秀、或靓丽、或清纯、或帅气……从北京今年考场作文来看,好的语言则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善用修辞例(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路途的转折,人生之途也同样拥有这样的“峰回路转”。富贵与贫寒是生活的转折,忧郁与自由是心灵的转折,求生与求死是生命的转折。例(2)夜空中那闪烁的群…  相似文献   
3.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且不限文体,该是历年高考作文中最具开放性的一次。其意在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手脚,鼓励考生畅所欲言。从考卷上看,今年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也的确“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5.
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在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而轻听说的现象。究其原因,或是课时紧、读写任务重而难以顾及;或是受考试牵制,教学偏于应试。而作为语文教学,只培养学生“文”的读写。不重视“语”的听说,其发展必然是不均衡的。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体系,听说与读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相互制约、促进、迁移的关系,更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可随意偏颇、废止。  相似文献   
6.
一模、二模考完了,距离高考也还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语文备考还能做什么?有人说:“语文学习靠平时的积累,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了,除了背诵默写,语文没有什么可复习的。”也有人认为:“语文考试涉及的面很广, 不是短时间就能有成效的,与其把时间放在漫无边际的语文上,还不如做点其他学科的练习。”甚至还有人抱着“反正一模、二模考过的试题高考肯定不会出现,最后阶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20世纪90年代,教学理论和实践开始进行重要的转向,其中由生活情境理论和心理情感理论做支撑的体验性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认知性教学模式,成为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一种多维性教学模式。应该说,语文在体验性教学上有其独有的学科优势,而且在读写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地方尤其需要学生通过体验获得隐性或显性知识。体验,其实是人类认识事物、体会生活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以作文教学来说,长期以来师生费力不少,但收效不大,其…  相似文献   
8.
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是高考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考查要求。应当说,对于大型选拔性考试来说,《考试说明》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范围和运用的能力层级,要求更明确,更具体。字音、字形、标点、词语使用,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语句的扩展和压缩,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均为语言实践中具有基础性、规律性和操作性的内容。减少识记、加强应用的试题设置则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思想。因此,复习时应从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素质着手,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放到具体的语言应用环境中,以培养学生对词语使用、语句表达和表达效果的感悟能力,并教给学生一些识记与应用的方法、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