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谈龟话沧桑     
在古代传说中,龟是四灵之一。龙、凤、麟、龟,龟是唯一实有的生灵。龟象征着高贵、神灵。神龟负书兆盛世,龟象征长寿。随时间推移由于龟的习性渐为世人熟知,所以一些不雅的事情遂与龟挂钩,于是有了恶名。  相似文献   
2.
齐敬之 《承德师专学报》1996,16(3):37-38,85
漫谈藏传佛教的欢喜佛齐敬之世界上任何宗教都有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和神灵。西藏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也有它所崇拜信奉的佛和神灵。在藏传佛教的神殿内,除了释迦牟尼,大日如来居重要地位外,还有其他一些本尊佛、金刚护法神和度母女神等。由于在这些佛神中,有一些是...  相似文献   
3.
岁庚寅,为朕周甲庆辰。预期敕禁中外,勿蹈弥文,结坛赞呗,过事颂扬。而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同声吁言,愿进无量寿佛,用介洪延。以其循本俗揭衷虔也,则命于避暑山庄北岗,就所建布达拉庙西台,庋千佛阁,为崇奉焉。所司告蒇事,乃胪其实以为记之。曰: 山庄者,我皇祖圣祖仁皇帝,宠嘉群藩,岁岁行边展觐,燕赉频繁。而朕勤思绍闻,惟此锡类联情,眷然顾省弗谖者也。  相似文献   
4.
伊犁河北旧有庙,曰固水扎,都纲三层,缭垣周一里许。(2)当噶尔丹策凌时。以五集赛,更番居此诵经,每岁首盛夏,准噶尔之众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3)其俗素奉黄教,往往捐珍宝,施金银,以事庄严。庙之闳瞻,遂甲于漠北。(4)阿逆之叛。(5)贼党肆掠焚劫,庙乃毁废。曾用韩愈陆浑山火诗韵,以纪其事。 及我师再平伊犁其地,并建城堡,而梵宇之权存煨烬之余者。(6)已不可复整,亦不必为之复整也。因思山庄为秋蒐肆觐之所,旧蕃新附,络绎鳞集。(7)爰规东北冈阜肖固尔扎之制,营建斯庙,名之曰:“安远”。集梵僧,演步踏,以庆蒇事。(9)惟时都尔伯特郡王策凌,乌巴什等,适以朝贺至,与达什达瓦部众之隶居兹土者,欢喜额手。(10)佥谓琳宫晃曜,妙相庄严,不啻曩时在固尔扎都纲闻呗瓒也。(11)然予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教之谓。盖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俾之长享乐利,永永无极云。(12)因系十韵以识缘起如此。 伊犁兵燹后,梵宇为重为。(13)缩地齐近远,归宗何改移?(14)今朝初庆落,戎索永延厘。耸峙辉山麓,来瞻渡水涯。(16)制乃固尔扎,境一毘耶离。(17)唱呗  相似文献   
5.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康熙和乾隆在此写下了约二十来篇碑文,这些都是当时政治事件的历史记录,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避暑山庄、外八庙等兴建的背景及其政治作用。今天,这些碑文是我们研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康,乾两代的对内对外政策和当时民族关系的重要历史资料。本刊为了帮助大家对这些碑文的理解和学习,准备选载一部分碑文加以注释,分期刊登,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是满族第一位著名词家,曾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梁启超说他的小词可“直追后主”。当代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也称赞“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他的令词,是五代李煜,北宋晏几道以来一位名作家”。可是,为什么长时期以来研究纳兰性德的人却十分稀少呢? 有的研究者认为,首先,这是和民族偏见以及晚清的腐败政治有关。纳兰生在清初,又是少数民族中的文人。一些有民族偏见的人总认为只有汉族才会有大诗人,大文学家,只有唐代的大诗人、宋代的大词人,才有资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末年,叶赫那拉族后代慈禧太后祸国殃民,因为对慈禧不满,所以对清朝政府及其官员也没有好感,这就使纳兰性德研究也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其次,是由于对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估价不足。再次,是由于人民群众对纳兰性德很不了解。 建国以后,在长时间极“左”的思想影响下,有的人仍囿于偏见,简单地认为他是“纨  相似文献   
7.
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黄教之兴,以宗喀巴为鼻祖。有二大弟子:一曰根敦珠巴、八转世而为今达赖喇嘛。一曰凯珠布格埒克巴勒藏,六转世而为今班禅额尔德尼喇嘛。是二喇嘛,盖递相为师,以阐宗风,而兴梵教。则今之班禅额尔德尼喇嘛,实达赖喇嘛之师也。达赖喇嘛居布达拉、译华言为普陀宗乘之庙。班禅额尔德尼居扎什伦布,译华言为须弥福寿之庙。是前卫、后藏所由分也。 辛卯年,曾建普陀宗乘之庙于避暑山庄之北山,以祝厘也,亦以土尔扈特归顺也。今之建须弥福寿之庙于普陀宗乘之左冈者,则以班禅额尔德尼欲来觐,而肖其所居,以资安禅。且遵我世祖章皇帝建北黄寺于京师,以居第五达赖喇嘛之例也。  相似文献   
8.
乾隆二十年五月,平定准噶尔。冬十月,大宴赉四卫拉特部落旧附新归之众于避暑山庄,曰绰罗斯、曰都尔伯特、曰辉特、曰和硕特。四族台吉,各封以汗王,贝勒,贝子,公。若而人其无隶属之宰桑,则归之公,如内八旗,外四十九旗,喀尔喀四部之例。至是而内外一家,遐迩同风之言允符。昔我皇祖之定喀尔喀也,建汇宗寺于多伦诺尔,以一众志。式循归章,建普宁寺于山庄之北麓,而为之记曰:“皇天有辅德之私,至圣有越世之度,君子有见几之作,兆人有可格之诚。我国家抚有众蒙古,讵准噶尔一部,终外王化?虽庸众有“威之不知畏,惠之不知怀,地不可耕,民不可臣”之言,其然,岂其然哉?以我皇祖皇考圣德神功,经文纬武。其于奠伊犁,勒铭格登山,朝四部落之众,而锡之爵,赐之币,式宴陈舞,可汗起奉酒称万寿,如今日者何难?默契大造,意若有待,是以遵养时晦,垂成弗为。  相似文献   
9.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福建泉州府同安县永丰乡人。他从23岁在朱仁宗庆历二年 (1042年)与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同登进士及第后,历任地方和中央官职,一直到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升任尚书左丞兼枢密院事、右仆射兼中书尚书,当了宰相,掌握全国行政大权为止,先后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任职,是一位终生从政的封建官吏。他从政稳重、精明、廉正。虽然没有王安石那种大胆的改革精神,但也是一位忠君爱国、廉洁正直和富于远见的著名贤相。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称他:“赵郡苏公,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终始不亏。”  相似文献   
10.
对于纳兰性德这位清代杰出的词人,多少年来没有很好地研究。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在很多方面仍然是一个“谜”。需要我们去揭开这个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他。 纳兰性德是满族第一位著名词家。可是,为什么长时期以来研究纳兰性德的人却十分稀少呢?有的研究者认为,首先,这是和民族偏见以及晚清的腐败政治有关。纳兰生在清初,一些有民族偏见的人总认为只有汉族才会有大诗人、大文学家,只有唐代才有大诗人,只有宋代才有大词人。到清代末年,更由于对叶赫那拉族后代慈禧太后的祸国殃民深为不满,因而对纳兰性德的研究,也就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大感兴趣。其次,是由于对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估价不足。再次,是由于人民群众对纳兰性德很不了解。建国以后,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虽然清除了一些偏见,但是在长时间的极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