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鸿篇巨制,为治史者广泛征引与运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然而马端临著述《文献通考》时因种种条件的限制,加之《文献通考》在流传过程中因传抄或刻板中所产生的讹误,故书中讹误之处难免。《文献通考》卷帙浩繁,内容广博,虽偶有疑误之处亦是白璧微瑕。本文对其中部分疑误内容略作考证和辨析,祈盼学者在运用《文献通考》时,要注重核查史源,从而减少甚至避免错误的产生,防止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2.
两宋时期是我国史学迅速发展,史学繁荣的历史时期,著名史家及具有深远影响的史籍名著大量涌现,产生了纪事本末体、纲目体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书编纂体例,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蜀鉴》是宋代四川史学家郭允蹈所撰专记蜀中之事的著作,此书集中反映了郭允蹈的史学思想。本文试以《蜀鉴》为中心对郭允蹈的史学思想进行探讨,探寻南宋时期知识精英阶层忧患视域下的史学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3.
两宋时期共有12位帝王太庙有配享功臣,但只有宋神宗、宋哲宗太庙的配享功臣发生过变动,尤其是神宗太庙的配享功臣变动频繁。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以富弼配享;绍圣元年四月,增王安石配享;绍圣三年二月,罢富弼配享;高宗建炎三年六月,罢王安石仍以富弼配享。神宗功臣配享的频繁变动与两宋之际的政治变迁密切相关,是当时政治走向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4.
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鸿篇巨著,是一部公认的史学典范之作,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马端临著述《文献通考》时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书中讹误之处难免.本文对其中帝系考部分内容略作分析,以期为研读和运用《文献通考》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龙坡涛 《天中学刊》2023,(6):139-141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与重点,课堂教学是高校“金课”建设的主阵地。针对当前“金课”建设中存在的建设意识不足、学生主体地位彰显不足、课程思政融入不足等问题,普通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强化“金课”建设意识、完善制度、加强课程思政等方式持续推进“金课”建设。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大名府作为陪都北京,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大名府地处南北通衢,系中原地区通往河北及塞外的咽喉,既是宋廷黄河以北的政治中心,也是北宋抵御契丹的军事重镇。同时,大名府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当时的北方经济中心之一。大名府与其他陪都一样,设有国子监,士子云集,人才辈出,也是当时的区域文化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7.
龙坡涛 《兰台世界》2017,(18):120-123
《宋史》是研究宋代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以内容丰富而著称。但是元人修撰《宋史》时是相当仓促的,书中内容讹误之处难免。本文就五处疑误之处略加分析,以期能对研读和运用《宋史》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