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存在一些对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在这里就几个认识的误区做一些剖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龙艳文 《新高考》2008,(10):36-37
导数作为一种工具,在解决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问题时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教材中对此类问题及其解法作了详细地介绍.一般地,要求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或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 ,笔者听了一节有关二面角的复习课 ,上课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解决一些例题总结了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各种方法 ,如定义法、根据图形的特殊性、利用三垂线定理、垂面法等 ,然后让学生利用上述方法去解决问题 ,包括一些高考题 .课后笔者特意向学生提出一道问题 ,题目为 :“如图 1,在正方体 ABCD- A1 B1 C1 D1 中 ,求二面角 B1 -BD1 - C的大小 .”结果大部分学生基本上一筹莫展 .于是本人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 ,觉得授课者虽然展示了各种方法 ,学生也许能利用各种方法简单地套用一些问题 ,但教师似乎并没有揭示出构造二面角的平…  相似文献   
4.
以"炼方法、促回归"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的有效性。通过"二次函数"复习的设计与分析,指出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确立学习目标;进行课前测试;由题组炼方法;用例题促回归;实施课后反馈。基本原则是:以题组为载体;以基本想法为核心;以回归为追求;以笔记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你走你的高速路,(学生)我走我的羊肠道"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大量观察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深入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相关性,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改变,也就没有让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改变。通过对一次例题教学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促进学生学习行为改变的策略: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过程,激发学生参与的意愿,约束学生参与的要求,使之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探讨了后印象派绘画技巧在《三个女人》中的运用,以及这些技巧的运用给文字表达和篇章构思带来的独特审美效果。斯泰因利用后印象派绘画技巧将《三个女人》置于写作的平面上,像画家驾駑画笔那样驾駑文字,利用简化法,重复法和渗透法画出一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卑微而无望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高考数学对学科素养的考察要求,尝试将数列、函数、向量等内容融合进概率统计试题中,再对试题进行分析,依此探索融合其它模块内容的概率统计命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考命题者通过精心编造 ,往往在高考题目中将一些直接明显的条件设置为隐含条件 .这是因为隐含条件的问题 ,既能深刻地考查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认知结构的完善程度 ,对知识运用的深度与广度 ,观察力的敏捷性等 ,又能融入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增强问题的灵活性和思想性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题 ,我们就能深刻感受到命题者在条件隐含设置上的良苦用心 .作为教师 ,我们应领会怎样设置问题才能发挥出题目的最佳功能 .同时要引导学生去领会高考题目隐含条件的设置方式 ,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法上去挖掘隐含条件 ,掌握化隐为显…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特征是:(1)试验的次数不止一次,而是多次,即次数n≥2;(2)每次试验的条件是一样的,同一试验结果可以发生k(0≤k≤n)次;(3)各次试验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试验的结果互不影响,各次试验中同一结果发生的概率相同;(4)每次试验都只有(考虑)事件A发生或事件A不发生两种结果.识别n次独立重复试验模型的关键词是独立、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