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公摄政》是一部体现元代时代要求的历史剧,剧中的周公对周王朝忠心耿耿,政治才华出众而又仁政爱民。元奸臣当道,吏治腐败,周公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对贤臣良将的呼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曹学俭《蜀中高僧记》,可谓蜀川“第一佛传”。考述《蜀中高僧记》中众多僧师的生卒行迹,可略知自晋至明1300年间巴蜀佛教的发展概况。巴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获得了近八百年的安定局面,使得经济相对发达,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扶持,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唐宋巴蜀佛教的兴盛。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研究最外围的层面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背景研究很重要,这是深入阐释文学创作的钥匙。一个大思想流派或一种思想体系的出现,基本根源于社会的经济需求与阶级要求,孔孟、老庄作为儒道两家的源起及代表,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荀子乃儒家最后一位大师,其思想及著作于后世影响甚巨。《成相》篇出,说唱文学有祖。然《成相》缘,何名篇历来众说纷纭。基于荀之经历及文本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此文乃用楚民歌曲调,唱颂治国之道。即:借古成相曲之体制“杂论君臣治乱之事”,故以名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