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什么有时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为什么有时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老师们时常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师生关系经常搞得剑拔弩张.而高明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给学生一个热血沸腾的鼓舞,一个自责自省的反思,一个永生难忘的印象.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善做润物的好雨.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有时教师言之谆谆 ,学生却听之藐藐?为什么有时教师三令五申 ,学生却无动于衷?老师们时常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 ,师生关系经常搞得剑拔弩张。而高明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 ,给学生一个热血沸腾的鼓舞 ,一个自责自省的反思 ,一个永生难忘的印象。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都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 ,善做润物的好雨。一、巧拨“情”弦 ,抓住学生的动情点进行心灵碰撞作为受教育者 ,学生每天都要聆听老师的说教。有些话说过一遍又一遍 ,重复多了 ,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本领———过耳变风 ,充耳不闻 ,有时甚至烦而生厌 ,教…  相似文献   
3.
龚兵仿 《班主任》2001,(10):22-23
对于班干部这一职位,学生在小学阶段是抢着当,在初中阶段是看着当,在高中阶段是不想当,对此,我颇有感受.三年前,我接手一届高一新生,根据学生档案介绍的情况,选定了一名班长候选人.哪知找这位同学谈话时,他的头摇得像货郎鼓,言明上高中只读"圣贤书",不念其他.  相似文献   
4.
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有些同学写议论文 ,或不喜欢用修辞 ,或不善于用修辞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干瘪晦涩 ,要么矫揉造作 ,达不到说理的目的。以下谈谈议论文语言的几种修辞的运用及效果 ,以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一、巧用比喻 ,增强语言的形象美我们知道 ,议论的目的是宣传一种观点 ,讲清一种道理 ,而有些观点与道理 ,其本身就很抽象 ,很深奥。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使深奥的道理明白化。好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唤起读者的联想 ,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甚至铭记终生。高尔基形容…  相似文献   
5.
6.
这里所讲的“情景语言” ,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针对课文的某些内容 ,结合其所处的语言环境 ,着意发挥 ,因势渲染 ,所设计出的新颖独特的语言片断。通过这些“情景语言”对课文内容的诠释 ,可以使其外延得以拓展 ,内涵得以升华 ,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形成比较牢固的印象。一、创设“烘托语言” ,浓厚语境氛围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 ,对于有些诗文材料 ,如果仅凭贴近文字的翻译与说明 ,往往很难凑效 ,学生总感觉到言犹未尽 ,意犹未尽 ,兴犹未尽。如果我们针对原文内容 ,创设一组“烘托式”的情景语言 ,对原文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