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近些年来,中西方学者对此做出了许多具有竞争性的理论解释.文章将这些理论解释概括为官僚制模型、政治动员模型和博弈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研究理路及其解释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现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阐析.为弥补上述理论模型的局限性,文章指出可以运用"执行结构-政策执行-执行结果"的分析框架来建构本土化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
高校系院办公室的职能及其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阐述高校系院办公室职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人和物两方面加强系院办公室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对如何加强系院办公室管理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如何将“学科发展的需求”和“服务区域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是地方性高校发展面临的治理困境.宁波大学“学科大类”培养模式是结合这两类需求的改革尝试.用政策网络的“网络特征”“行动者特征”“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征”三类指标的12个网络参数定性分析“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在政策网络中的治理困境和出路;有效运转的政策网络是实现地方性高校治理的载体;政策网络的开放性和成员的多样化有助于实现地方性高校的治理;政策网络管理者应是网络运转的观察者、引导者、纠偏者和防范者;政策网络管理者应从网络参数入手细化政策目标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背景下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现的其实是一个政府组织内的制度变迁过程。在政府组织内的决策团体主导的渐进改革中 ,政府组织内的制度变迁表现为决策团体与执行团体基于自身目标函数最大化之上的权力博弈。在这个理论视角下 ,本文解释了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案例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若干结论和政策性建言。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案例往往以单个、分散,无内在联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经常使案例教学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陷入教学困境.依据变量互补性标准来选择教学案例,并将它们从论证因果关系的角度组合在一起,形戍若干个理论专题.这种多案例理论专题式教学将缓解上述教学困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类利益团体在我国地方性高校发展中的利益诉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从制度层面来合理安排各类利益团体对地方性高校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文章运用多中心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从宪法选择层次、集体选择层次和操作层次构建了我国地方性高校多中心治理的制度框架,分析了各类利益团体在各治理层次应该发挥的作用,并以宁波市2005年以来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地方性高校实现多中心治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