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发源于美国的儿童博物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通过对美国15家儿童博物馆负责人的访谈研究发现,作为以教育儿童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美国儿童博物馆承担着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其社会经济效益与教育功能一样不容忽视.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为家庭教育提供有利场所,传播和培养启发式、互动式和参与式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儿童文化欣赏力、多元文化包容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整合社会资源服务社区,与当地学校、高校和其他社会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模型,对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中占最大比例的人员性投入的价格差异及其在地区间的配置状况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人员性投入的价格差异很大,生均人员性投入的实际差异远小于生均教育经费中个人部分的支出差异。但城镇地区间生均人员性投入差异依然存在,因此,政府仍需努力促进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实现,并对地区间义务教育价格指数进行常规测算,以掌握教育资源的真实配置状况。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字子长,有关他的名、字的音义问题,历史上少人讨论,是司马迁研究史的一个盲点.利用古人名、字意义相关的原则及运用训诂资料,确定“长”字的读音为第三声,意即“滋长、生长”,与“迁”同属“变化”义项范畴,并由此探讨司马迁命名的历史含义和司马迁史学思想与这个名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延续叙事论(narrotology)与建构论(constructionism)的观点,本文旨在探讨想象是否在解读、撰述真实新闻故事时担负某些角色?其在不同时机与环节之新闻叙事功能与作用为何?本文从过去传播领域较少关注的角度切入想象议题藉以辨识其在新闻叙事可能具有之特征,试图厘清想象与创造性想象如何在思维运作,进而说明其在新闻采访与编写过程的可能作用。本文认为,想象既是先天具备的思维能力亦是除了记忆、情感外的特定思维类型。本文因而关切记者如何使用内在方法或思维策略来找线并撰写其采访所得,想象又如何与记忆、联想、意象等其他思维共同推动记者所规划并完成再现真实之转译工作。本文强调,新闻叙事包含了意识与想象相互运作之情境作用,而这个情境应属人们内在思维的建构,更是脑海中思维写作的程序。  相似文献   
5.
从分配正义到关系正义——西方教育公平探讨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提出后对西方学界的教育公平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很多理论在上个世纪的西方教育实践领域内均有深刻体现.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政治哲学家却指出,社会公平的问题不应该只在分配层面上讨论,他们认为不公平和非正义在分配领域之外的人际互动的社会关系层面上也有明显表现,这一派新兴的关系正义论的观点已经在关于教育公平的理论研究,及包括教育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Comparing the analyses based on the data of 1,235 Chinese children referred for government services and subsequently diagnosed as children with dyslexia in Hong Kong and those of 690 Chinese children in the sample for the normative study of the Hong Kong Test of Specific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Reading and Writing, we explored the reading–writing connec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es. Specifically, orthographic knowledge, naming speed, and phonological memory were found to be salient predictors predicting both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when they were controlled and partialed out,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were sizably attenuated, suggesting that these cognitive abilities or skills could act as third-variables contribut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Issues related to causal inference, directionality of causality,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intervention effort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释国家为何采取特定的政策行动或计划而非其他方案。然而在公共政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解释社会行动不论在理论视域还是研究取向上,均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以至激烈的争论,其中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因果解释与由阐释理论而衍生的意图解释之间的对立最为明显。。即使在意图解释模型内,现象学派、理性选择理论与功能主义等视域的分歧亦颇为明显。。当教育政策研究者尝试解释国家对特定政策所采取的行动或计划背后的原因与理由时,对现存众多解释模型的分歧与争议往往无所适从。本文旨在对上述各种解释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学基础加以梳理及评论,并尝试整理出一个较为综合的分析架构,供从事教育政策研究以及公共政策研究的工作者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在非对话的语境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字记载历史,是中国史学传统的一种特殊笔法。《史记》和《春秋》都有不少这样的“我”字。对《史记》这类“我”字作穷尽性检查,并与《春秋》的“我”字比较,可以了解《史记》这类“我”字的特点以及与《春秋》的“我”字用法的分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