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壳聚糖溶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壳聚糖配制不同酸度、浓度的乙酸溶液及壳聚糖乙酸溶液添加抗坏血酸和双乙钠,测定了溶液粘度随浓度、酸度、添加剂和存放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粘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随酸度增大而减小、随存放时间增加而减小;添加剂抗坏血酸和双乙酸钠均使壳聚糖乙酸溶液粘度迅速降低,但随存放时间变化的不大.  相似文献   
2.
用金刚烷与浓硫酸直流氧化来制备金刚酮,对影响反应的金刚烷与浓硫酸的配比、反应的时间和反应的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直接氧化法合成金刚酮的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为5.0h,反应的最佳物料配比为2g金刚烷;11mL浓硫酸,反应最佳温度为80℃,此条件下的产率为50.9%.  相似文献   
3.
李丹  丁仕强 《今日科苑》2009,(16):13-13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加强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强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4.
描述絮团分形结构的定量参数分维数可用沉降法、图像法等进行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絮团分维数的新方法,即通过测量絮凝体系的表观粘度而获得絮团的分维数(文中名之为粘度分维数)。为此,将絮团依据其空间特征分成四类:分散的单体颗粒、线状絮团、面状絮团及体状絮团,类比说明体系粘度为分散相及各类絮团对体系粘度贡献的线性叠加。通过颗粒碰撞理论及絮团的绕流阻力分析殊途同归地得出了体系粘度与各类絮团分维数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可以同时测量不同类型絮团的分维数,并使定量分析絮团的相对组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GC-MS联用仪定性分析超临界水氧化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现代GC-MS的分离度和分析速度、灵敏度、专属性和通用性,至今仍是其它联用技术难以达到的,因此只要待测成分适于用GC分离,GC-MS就成为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