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推动社会组织发展须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尤其是新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人类行为方式改变以及社会互动模式转型,只有把握这些,才能抓住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技术创新深刻影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互联网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因此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动员能力和服务能力是当前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新技术带来的社会变迁既快速,又循序渐进,社会媒体化和媒体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元竹 《上海教育》2011,(13):27-27
公共服务均等化,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个人意义上的均等化,就是指个人有这个权利要求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个是政府要尽量满足公共服务的权利。不论在何种意义上,财政能力的均等化和财政需求的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三要素和三大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元竹 《学会》2005,(6):15-16
目前人们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探索已经很多,但大多都围绕我们面临的挑战来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和谐社会。在这里,我想换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一个和谐社会到底需要哪些要素?没人能精确地定义一个和谐社会,但基本的社会公平,鱼水交融的社会组织环境和信任、热情、正义、道德、勇气,负责任的心态应当会使人们都感到愉快。  相似文献   
4.
国际石油价格的每一次攀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牵动中国老百姓的心;关于能源危机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政府和舆论的强烈关注:关于环境与生态保护.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中国人激烈地争论——这一切,与一个人气颇旺的政策性词汇有着必然的联系.那就是“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十一五计划”制订工作展开之际,来自不同领域的98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对我国“十一五”时期(2006至2010年)可能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风险因素、风险领域以及风险冲击程度进行了科学预测和分析。1.就业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有专家指出,要解决就业问题仅靠调控运行的战术性措施已无济于事,必须根据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2.“三农”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尽管我国国民经济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农业几乎成为一个无利可图的产业,农民的收入基本停…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我国综合决策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元竹 《中国软科学》1997,(5):69-72,63,64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布局的重要支撑。从"十二五"时期开始,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建设的两大支柱。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也将大大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一点,从"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已经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一个被确认了的新称谓,一个特殊却又和亿万家庭紧密相联的群体。他们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进城,有利于沟通城乡关系,调整城乡社会结构,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农民工身上曾一度存在和发生着侵犯其合法权益、在就业方面受不合理限制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将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 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社会规范的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夯实社会管理的社会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处置社会问题的能力;加强战略性社会管理,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费孝通是较早探索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之间关系的学者之一。费孝通认为,为了不使决策陷入片面性,在决策和科研之间应当有一个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就是综合各个学科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进行"会诊",然后再向决策机构提出若干建议及论证,这个中间环节就是决策咨询。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科学决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费孝通把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有机结合起来,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费孝通的各类著述中,《小城镇大问题》是他把自己长期的理论思考与中国实践发展有机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