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信息技术期待进入高考,高考也期待信息技术的介入,构建一个合理可行、多方面认可的高考结构。但事实告诉我们,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课程本身还待成熟,课程专家队伍还待壮大,命题方法还待提高,人们固有的高考观念还需慢慢适应……这些都是原因,所以我们还要期待。不过在期待的同时,我们也要为信息技术课程大厦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特别是一线的信息技术老师,这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作者就信息技术高考具备的条件和构建合理可行的信息技术高考结构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多数电子信息类院校仍沿用51核单片机作为基本实验装置,其中以AT89S51单片机最为普及。虽然企业版编程器支持的单片机品种众多、功能庞大,但学校的单片机教学实验并不需要支持多品种单片机,只支持AT89S51单一芯片,且只以编程为目的的单片机编程器更适合学校教学实验用。文中设计的教学实验用AT89S51-ISP编程器采用USB接口、ISP技术、只支持AT89S51/52,以能编程为唯一目标。  相似文献   
3.
建立“错题集”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的有效途径;经常性使用“错题集”,可以提高思维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可以极大地改变粗心的现象.尤其是对进入毕业班的学生,更显得重要.本人对本届所任的毕业班学生进行了尝试,经历了一定曲折,但最终使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作为教师的我,更是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必须实现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魏源论     
魏源是近代中国社会最早认识和研究西方、并将侮御与向西方学习联系起来思考的伟大思想家,开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之先河,无愧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后世产生着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历史重任,对于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却遭遇这样一种境遇: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课简直就是枯燥、乏味、说教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已经走过整整10个春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了6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这种总结性评价方式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学测一方面能使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及学生本人重视这门课程,有利于课程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过低的学测...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信息量的急剧膨胀,搜索引擎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为迎合这一趋势,百度推出的框计算的核心在于准确识别用户需求,提高搜索引擎的响应速度和结果的准确度.然而,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如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是框计算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浏览行为的用户聚类方法,并结合框计算精准性制约因素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框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构建了电机、电气控制课程的技能测试平台,实现了以枝能试代替传统的闭卷笔试的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丁向荣 《班主任》2005,(11):3-4
谈到学习,人们马上会想起学生坐在教室里的样子,但实际上学习的概念决不仅限于此.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字组合而成,"学"指的是学知识;"习"指的是练习、实习,提高能力.美国学者彼得·圣洁教授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对"学习"做了如下阐述:一是"如何学习"大于"学习什么",要在如何学上多下功夫;二是"习"大于"学","习"比学书本知识更重要;三是"如何思维"大于"思维什么";如何思维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创新的能力;四是"知识更新"大于"知识的多少".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关键不在于你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你掌握的知识是否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