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校研发知识溢出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形式,研究高校知识溢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和新产品开发这两方面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Moran’s I指数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2)高校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取决于校企合作规模,并呈现出对企业专利层次创新的贡献显著大于对企业产品开发层次创新的贡献这样的特点;(3)邻近地区新产品开发会对本区域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产生"替代"和"挤出"的负面效应。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万坤扬  陆文聪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582-1591
基于1995~2008年中国各省区技术创新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技术创新集中度从大区和省区两个层面综合考察技术创新区域变化趋势,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借鉴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KPF),利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区域空间格局变化的成因。计量结果显示,大中型工业企业RD支出以及创业投资与企业研发结合对区域技术创新贡献显著,是影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空间滞后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本地区的技术创新会受到相邻地区技术创新正方向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创业企业知识异质性视角,运用沪深主板62家上市企业2000~2011期间471个公司创业投资(CVC)观测样本所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创业企业知识异质性与公司投资者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以及吸收能力、卷入强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不同CVC项目治理结构下两者关系的差异。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知识异质性与公司投资者知识创造之间存在"U形"关系,吸收能力、卷入强度对此"U形"关系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知识异质性与公司投资者知识创造之间在控股型CVC项目治理结构下呈"倒U形"关系,而非控股型CVC项目治理结构下呈"U形"关系。因此,公司投资者应合理选择被投创业企业组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建立投资后互动参与式管理机制,精心设计CVC项目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4.
把公司创业投资(CVC)的相关三方(老牌企业、CVC项目、CVC投资的创业企业)纳入整体框架,聚焦于研究CVC投资组合公司数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卷入强度和CVC项目治理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沪深主板62家上市企业2000—2011年期间进行的471次CVC投资活动所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CVC投资组合公司数量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不是倒U型关系,老牌企业的吸收能力、卷入强度对两者的关系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同样的CVC投资组合公司数量,吸收能力越高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越高;在低卷入强度下,CVC投资组合公司数量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甚至被反转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