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以107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聚焦企业的创业导向、营销能力与商业模式内容创新的内在机制,利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论显示,创业导向中创新与超前行动性维度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创业导向中承担风险性维度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营销能力在创业导向和商业模式内容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承担社会责任,进行慈善捐赠等;另一种则是通过在社会问题中寻找商业机会,通过商业化的手段实现社会价值.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其发展方向并不是一味地做慈善和捐赠,而是通过创新的手段来创造社会价值,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给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从资金使用、行为表现和结果、行为特征、主观动机以及行为主体和行为客体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景芝酒业对青龙山进行生态修复为例,对传统的承担社会责任和公司社会创业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3.
借鉴组织原型理论和创业领导力方面的相关研究对科技创业企业如何成长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天津市科技创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和对6家案例企业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路径图及其内在成长机理。研究发现科技创业企业成长是在市场驱动、技术驱动、关系驱动3种组织原型相互转换基础上实现的动态非线性成长。3种不同的组织原型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内创业企业所关注的关键战略活动、关键利益相关者和关键知识开发领域来判断。3种组织原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并没有顺序性,但新的组织原型都是对先前组织原型的直接反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科技创业企业组织原型之间的转换过程是由创业者领导力推动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资源被认为是促进创新的关键性战略资产,但现有研究对于如何借助营销能力将其转化为创新绩效的关注较为欠缺,3者间的作用机制并不明晰,同时缺乏从提高营销能力视角下对知识获取方式与探索、开发过程的研究。基于组织双元理论,构建了知识获取方式、营销能力适应性过程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294家制造型企业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知识共享和市场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产生了直接的正向影响并通过营销探索和营销开发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其中营销探索发挥了更为显著的中介效应,营销探索和营销开发2种适应性能力显著提升了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正逐渐兴起,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进行收集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研究发现:(1)国内外关于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层次划分相似,均是从底层逻辑、组织层面、生态系统层面以及外部要素4个层次进行相关分析;(2)已有的关于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前提、导向、结果以及路径机制等研究方向;(3)国内外在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时的侧重点不同,国外研究侧重于资源视角,而国内研究更侧重于机会视角。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以传统制造企业为核心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并弥补以往主要从意义建构单一认知层面探讨问题的不足,选取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与资源编排相结合的视角,探索核心企业意义建构、资源编排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意义建构及其跨层次传递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先决条件,意义建构的形成和转变是核心企业为匹配适应环境中技术与需求变化的结果;(2)核心企业始于领导层面的跨层次意义建构及其引发的资源编排行为,以及二者的交互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机制;(3)意义建构通过资源编排获得反馈,不断对自身认知进行迭代,最终实现从生态基础搭建到生态共享,进而发展到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得到启示:核心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驱动因素是管理者认知,同时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引导高管团队、企业及企业间形成统一认知的意义给赋行为,并充分重视资源编排行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