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评课,就是评某节课的效用,以评课为资源营造教研文化、深化课改、提升能力。如何评?课堂具有整体性,是一个从出发点通向目标的过程,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教学目标是否适切和目标是否达成。通常认为评课有“目标-条件-过程-结果”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最高层面是授课者有无目标意识。目标适当,“三维”就有达成的可能。目标达成就要挖掘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亮点,目标未达成就要找到其缺陷。  相似文献   
2.
任启州 《科教文汇》2008,(26):161-161
评课,就是评这节课的效用,以评课为资源营造教研文化、深化课改、聚焦课堂、提升能力。课堂具有整体性,是一个从出发点通向目标的过程,目标适当“三维”就有达成的可能,目标达成就要挖掘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亮点,目标未达成就要找其缺陷。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社会科学创新的主阵地和示范区,社科教师是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在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化趋势中,有过于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人的需求的倾向,难以说明研究者是如何进行创新并赋予其意义的.文章从问题与创新关系的视角,考察社科教师创新的成果、评价、认识及行为等层面,发现社科教师存在知识结构有缺陷、创新认知影响行为等问题,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丰富知识结构、树立问题意识和完善创新体系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