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与自由     
自由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系,从人的自由追求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又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我们党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此轮发展方式转变可以说是继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之后的"二次经济改革",将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完成的电脑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作品,属于现代视觉艺术作品,而手工绘画是画家手拿着笔用颜料直接作画而完成的相对传统的视觉艺术作品。本文将从手工绘画与电脑绘画的异同:互促及展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达到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手段的结合而互促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边线是指两件事物相遇的地方,它是人所知觉到的形状最直接和最具体的再现。边线实质上是处理形体结构、空间、透视、虚实等问题的交点,同时是形成画面结构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边线的不同认识和不同处理直接反映了画家的情趣和艺术禀赋,并因此而发展为不同的绘画艺术风格。本文着重探讨边线与造型以及画面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中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的中学美术课,越来越体现出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所起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作为直接为中学培养美术师资的师专美术教育应如何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仅就素描教学而言,如何正确处理师专美术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师专素描教学围绕“素质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由此出发,笔者认为当前师专素描教学应实现下列诸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过滤式观察”是一种符合人的视觉生理和审美心理特征的观察方式。在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观察方法进行观照 ,能够使艺术教学具有更多的可言传性和可操作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那么绘画中可视的"形"与可感的"意"自然成为绘画艺术关注的焦点.因对自然、社会的认识角度之不同,导致中西绘画在"形"与"意"的关系把握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人是先"理性"后"自然",而西方人是由"自然"而"理性",因此,在中国产生了以传统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形式,追求"形意相生"的"意象美";而西方则形成了以传统油画为代表的绘画体系,追求"形意相融"的"真切美".本文试从感性与理性角度,将传统水墨画与传统油画之绘画观念、绘画形式及工具材料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利于中、西绘画艺术更好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彩画,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把它当作外来艺术,把英国看成水彩画的发源地。实际上水彩画并不只是源于西方.我国使用水为媒介的绘画材料,用“没骨法”完成的。水彩一作品,有更久远的历史。公元前的战国与秦汉时期的绘画。如金雀山和马王堆出土的帛画,被认为是古代绘画中“没骨法”的先驱,明清时期的任伯年、吴昌硕等画家使“没骨法”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对高师美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高师美术专业艺术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对水彩画肌理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水彩作品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具体分析,阐述水彩肌理与水彩创新的关系,企图以对水彩肌理的探索为契机拓展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丰富水彩视觉语言,为水彩画的“教”和“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