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水溶性薯蓣皂甙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分离富集水溶性薯蓣皂甙的工艺参数及洗脱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2 h,洗脱乙醇浓度为70%时具有很好的分离富集效果.分离前总固物中黄姜薯蓣水溶性皂甙含量为13.1%,分离后总固物中黄姜薯蓣水溶性皂甙含量为27.3%,D—101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2.
关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是△U还是△H,各教科书说法不一,以致于学生在学习时概念模糊不清,容易混淆,特别是做有关习题时易搞错。 对于一化学反应,如果既能正向进行,也能逆向进行,当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时,就  相似文献   
3.
薯蓣皂甙元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姜为主要对象研究了薯蓣皂甙元的定量测定方法.以乙酸酐与浓硫酸以191(体积比)为显色剂,CHCl3为溶剂,使皂甙元显色,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397 nm处测定薯蓣皂甙元的含量.从植物中提取的皂甙元不需分离可直接测定,在1~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白腊荔枝多酚氧化酶的底物进行了研究,确定该酶的最佳底粉是3—甲基儿茶酚,得出了酶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反应活化能,对防止果蔬酶促褐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酶的利用、发现与发展,特别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研究成果作了一些粗略的介绍,及其对酶催化反应影响的原因及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充分利用酶的优良性能必将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刘光东  丁洁  武博 《软科学》2011,25(3):36-41
在进行国外典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多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并针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导出拉普斯算符和体积元在正交曲面坐标中的普遍化公式,由此式就可以很快写出拉普斯算符及体积元在各种正交曲面坐标系中的表达式,其特点是比应用微分方法进行推导更为简单、直观、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反应动力学及抑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酮从马铃薯中提取多酚氧化酶,用分光光度法测出酶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6.0,温度为23℃,反应活化能等于19.62 KJ/mol,米氏常数KM=4.46×10-3 mol/dm3,研究了6种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抗坏血酸的抑制机理是属于可逆竞争性抑制,求得与抑制有关的常数KI=1.13×10-2mol/dm3,对果蔬的保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黄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通过实验拟定了各待测元素的最佳分析条件.对酶法水解黄姜生产皂素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绞股蓝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实验拟定各待测元素的最佳分析条件.回收率在97%~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方法简单,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