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全海 《科技风》2012,(23):224
我国已经计划建设的智能电网给通信技术、节能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融合带来了革命性的推动力。智能电网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结合当前我国电力消费现状,分析了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如何适应并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实施,进一步降低高峰负荷增长,提高用电效率,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高速性。  相似文献   
2.
观察实验是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的提高,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提高。学生的智力结构才会得到全面发展,为此,在自然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1 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分析事物  针对小学生活泼爱动,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特点,教师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指导学生用眼、鼻、舌等感觉器官认识事物,用趣味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轻松的心境和高涨的积极性学习知识。例如做区别盐水、清水、烧酒、牛奶的实验,让学生眼看、鼻闻、口尝,通过对这些物体的气味、味道、颜色等方面的了解,说…  相似文献   
3.
刘全海 《中国科技纵横》2014,(1):118-118,12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也在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我们发现,在房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相关部门和建筑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施工质量,建筑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从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现状开始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浅析建筑中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韶钢社区照明能为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方便居民工作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本文从改造理念、照明标准设计、照度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公共照明系统节能技术在韶钢社区的改造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现在的数学课堂,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任务是否能够按计划完成,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情况.学生不学、或者感到听课吃力都是课堂效率低下的表现.以下笔者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既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内驱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相似文献   
7.
刘全海 《科技风》2012,(24):159
对智能电网的建设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由于智能电网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等重要特点,因此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更手段.基于此,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对于二极管整流或晶闸管可控整流其输出的电量,若用传统的直流仪表测量,无论是在测量精度或测量方式等方面都无法满足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而采用离散采样技术,不但做到测量精度与波形,频率及整流电路的形式无关,真正测量出真平均电量可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一、离散采样技术的原理: 二极管半波,全波、晶闸管可控整流、直流输出为:(1)、(2)、(3)、(4)式中都含有一个定积分,从数学原理上看,一个周期函数f(t)的定积分integral from n=0 to T(f(t)dt)可以近似地用sum from i=1 to n(fi*t)来表示,其中n为周期T内的采样点数,n必须足够大,fi为t=i*△t时刻函数f(t)的值,因此半波及全波可以近似地表示为:(可控整流亦可用此式,只是在0—t1采样V_1=0) 考察(5)、(6)式必须注意几点:1.采样必须是等周期的,也就是说t必须一定,在应用时,当U_1为工频电时,本文认为一般取t为50—200us如果能在t时间内取得电压U(t)的瞬时值U_1,U_1就是t=i*t时刻电压的瞬时值,负载电压的平均值测量就可化为(5)、(6)式的常规计算,借助计算机这些运  相似文献   
10.
课外实验是学生在课外按照教师布置的实验作业 ,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进行的实验 ,它是学生实验的延续和补充 ,也是自然课提高素质的基石和阶梯。近几年 ,我在组织指导课外实验方面作了一点尝试 ,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1 减缓坡度 ,调齐材料  自然课中有些课外实验难度很大 ,坡度过徒 ,学生接触后感到不好下手。在这种情况下 ,我适当给予提示 ,减缓坡度 ,让学生较好地完成这一类试验。在《人的呼吸》一课中 ,要学生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呼出的空气比吸进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实验是在学生做了向澄清的石灰中吹气使石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