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苏省铜山县环抱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北扼齐鲁、南屏江淮,东濒黄海、西带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江南之岸的时候,地处苏北大地的铜山县,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都远远落后于苏南。提到苏北铜山,人们总是和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然而,仅仅十年,铜山人便能在教育上一举摘取全国“两基”先进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县”等7项国家级荣誉和4项省级荣誉称号,并一跃跨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7…  相似文献   
2.
3.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建于公元1755年1月20日。该大学以她的奠基人——俄罗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罗蒙诺索夫的名字命名,现任校长萨朵夫尼奇院士。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在俄罗斯拥有联邦级独特的法律、行政地位、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学、科研、文化中心。 目前莫大设有30多个院系,500多个专业,有30000多名在校学生和8500多位教职工,3000多名外国留学生在这里进修和攻读学位,有200多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我坚持多种题型的设计和实践,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显著成效。一、六种题型的设计和实践 1.急问抢答题教者发出一联串的急问,促使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例如:在单元教学的起始阶段,为了让学生对单元内容有个概括了解,我常作这样的急问:“这一单元包括哪儿篇文章,作者是谁,他们生活的时代如何,各篇文章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也对单元某一方面的“内容”,诸如线索、人物、体裁的细微分类等问题连珠般地深追细问。如:这一单元的小说,各属于小说的哪一种;这一单元的诗歌分属诗歌的哪一类?在  相似文献   
5.
1998年5月,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领导、专家教授、基层语文教学工作者共1200多人,参加了中央教科所教学研究中心在铜山县召开的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改革成果展示会。三天的会议,代表们听介绍、看现场、看课、看活动、看节目、咨询索求,大家欣欣然沉浸在铜山小学语文综合改革的浓重氛围之中。一、解决了语文课堂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铜山县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历时20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耗时多,效率低”这个最突出的问题。1992年省教委《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的下达和“南通会议”的召开,给铜…  相似文献   
6.
范翔  刘公 《百科知识》2023,(33):58-59
<正>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在引起社会变革的同时,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变革及发展,先后出现了多种冲击保守绘画领域壁垒防线的科技手段,如暗箱的诞生和摄影照片的出现、现代的人工智能绘画等,不断上演着对抗与转化、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引入"基于忆阻器的三值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实验项目,成功地将数字电路、EDA技术与新兴的忆阻器技术相融合.建立和设计了Knowm忆阻器的SPICE模型和FPGA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前期设计成功的基于忆阻三值数字逻辑电路实现的1线-3线译码器电路,进一步设计了基于三值数字逻辑电路的2线-9线译码器,并对其有效性进...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铜山县实施素质教育已7年。1991年从小学启动,1996年推进到初中、高中。现将我县素质教育的运作框架以及实践中的点滴感受简述于下。分类规划.分层推进,分步到位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奠基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要求上.不应求其高,而应求其实,要在最本质、最基本的方面提出实实在在的要求,重在为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建立丰厚坚实的生长点。我县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以人…  相似文献   
9.
杨润欣  刘公 《百科知识》2023,(12):58-59
<正>隐喻的本质是赋予物象新的意义,形成新的意象与意蕴。通过类比、暗示的手段,在物象与精神世界之间发现新的联系,完善事物之间的语境逻辑。绘画作为隐喻的有效手段,画面中提炼过的一笔一画,处处暗示着作者内心深层的、难以言表的意图。爱德华·霍普是美国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具象画家,他的画面中充满着寂静孤独的光影。光影作为其艺术的主题,突破了题材的限制,隐喻着霍普对近代美国社会状态的审视与主观感受。本文将结合霍普的创作与生活,分析霍普作品中画面孤寂氛围的构成语言和隐喻的渊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