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都邑赋家的话语策略成因有四: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都邑功能的转变;西汉赋家的率先垂范;儒家经典意识的导向。受其影响,东汉赋家们的话语策略因时代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前期赋家追寻历史依据以示慎重;中期赋家假借虚构人物以述己意;末期赋家则关注世俗生活以示冷漠。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教材内容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我国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一文中说 :“语文课在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很强的能力 ,是其它各门功课(包括政治课在内 )所不可及的。”所谓思想教育 ,主要指的是 ,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对学生的情感、趣味、思想境界以至于理想、抱负等多方面的熏陶、感染、培养和提高。这种思想境界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是通过形象诉诸于人的感情的 ,它总是给现实以美学的评价。因而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  相似文献   
3.
“尽善尽美”是孔子的音乐思想,体现了他对音乐美的认识和欣赏,表明了孔子的治世思想。《韶》《武》之乐展现了音乐的艺术高度和道德感化的力量,但孔子谈尽善尽美,并非仅限于此。《韶》《武》都是孔子喜爱的雅乐,具备美善统一的标准,只是二者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自然代表着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因此,从《韶》《武》乐本身探究“尽善尽美”的提出,会发现孔子的思想亦是立足于时代性的,他对《武》乐“未尽善”的不满也正源于此。  相似文献   
4.
枚乘约于文帝后元七年与或景帝前元元年去吴游梁,景帝后元元年返回淮阴,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卒,时年约七十三岁;枚皋生于景帝前元元年(前156),武帝建元二年上书梁共王后为郎,建元四年获罪后逃亡长安,元光元年(前134年)遇赦,并上书自荐,以赋才为郎。  相似文献   
5.
刘向斌 《科技风》2011,(13):189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火场供水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高层建筑火场供水的措施与方法,阐述了高层建筑火灾扑火供水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神仙信仰甚为普遍的西汉时代,许多赋家具有浓郁的游仙之思。从汉赋的内容来看,他们在游仙的幻想世界中既崇尚生命自由、期望神仙长生,也渴望人格平等,甚至借郊祀场景表露其体道立功、关注现实的文人意识。从西汉赋家游仙幻想之路中,我们可以更为明确地感受到赋家们表露自我生命观与生命价值观的文人自觉。  相似文献   
7.
汉末作家情感载体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笼中鸟”、寡妇(弃妇、怨妇)及思妇是汉末诗、赋中较常见的三类情感栽体,它们体现了作家们以悲剧心态体悟社会、关注自我、宣泄不满与痛苦的审美追求心态。  相似文献   
8.
刘向斌 《科技风》2012,(13):19-20
本文针对智能小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运用技术手段,提升电力业务的互动性,并将电力互动业务有机地融合到智能小区的整体设计中,提出一套基于电力互动服务的智能小区的整体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晓鹃  刘向斌 《天中学刊》2015,30(1):114-116,123
"第十一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取得重大收获。与会的中外学者就辞赋学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研讨主要围绕辞赋与京都文化,地域文献中的辞赋研究,赋家及赋作的个案研究,历代赋的文献学、语言学、文体学及文化学研究,赋学理论等6个方面展开,涌现出许多富有创见性的观点。会议在辞赋创作与评论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从汉赋内容的变迁看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赋的内容变化反映了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是探索赋家心路历程的重要依据。总体上讲,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矛盾对抗引发的隐逸意识;被迫认同后所形成的颂美倾向;依附王朝权威的兴趣减弱后所产生的疏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