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国后,由于时代氛围和自身角色的转变,郭沫若创作了大量歌颂新中国的诗歌,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成为国家话语的主旋律。随着国家政策的"左倾"和文艺界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观念发生变化,时代颂歌从真挚的政治抒情诗转变为政治打油诗。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诗歌创作的大滑坡,有着复杂的时代和自我因素。其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作家的政治心态,也折射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的《秦腔》以自己的故乡为创作背景,描绘了新时期农村的经济变动而造成的乡村文化没落,捕捉到了转型期乡村的一种衰败的时代情趣,是当今乡村和农民的一幅真实的风景图。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由于时代氛围和自身角色的转变,郭沫若创作了大量歌颂新中国的诗歌,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成为国家话语的主旋律。随着国家政策的左倾和文艺界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观念发生变化,时代颂歌从真挚的政治抒情诗转变为政治打油诗。郭沫若建国后诗歌创作的大滑坡,有着复杂的时代和自我因素。其建国后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作家的政治心态,也折射了建国后中国文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有几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他们需要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而目前很多企业却难求合适的高技能人才,怎样衔接好他们之间的问题,本文提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专业技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为各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诞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革命文学的发展,郭沫若写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论文章。他主要从文艺与时代的关系、革命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艺家的思想转向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建构,并用这种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文学创作,对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时代的局限,郭沫若的革命文学理论主张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广场的铺装设计中如何体现城市文脉,在众多的创作元素中如何归纳与提炼出代表城市文脉的设计符号,并根据这些设计出满足使用功能且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来,是许多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设计师所面临的难点之一。通过解读西安大雁塔广场铺装设计,对体现城市文脉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寻找出适用的景观表达语汇,来指导城市广场的铺装设计。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无论是哪个企业、哪个行业都离不开风险管理.管理其实就是一种决策,是管理人员对事件方案作出选择,在风险管理中,往往会涉及到系统决策理论.系统决策理论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技术、定量分析技术对决策进行了理性地、程序化地、多因素分析的决策方案.本文主要通过对系统决策理论和风险管理的概述,从而分析了系统决策理论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救亡的时代主题和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国统区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尤其以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最有代表性。郭沫若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历史剧,采用悲剧这一叙事形式,塑造了屈原、聂嫈等志士仁人,为祖国和民族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具有一种历史的悲壮美,彰显了这些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和悲剧精神;同时,这六部历史剧具有明确的现实政治意图,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鼓舞和教育了广大人民,实现了艺术审美与政治宣传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艾芜的《南行记》刻画了西南边陲的独具特色的流民形象,他们生活和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生存而迸发了一种原始生命力,又显示了向现代人性的一种回归,正是这部作品的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教学课时压缩、教材陈旧、学生兴趣减退等。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生的现代意识、历史意识、文本意识、问题意识;通过这四种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真正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文学功能与艺术魅力,更好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