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寻水先驱者:"勇气号"和"机遇号" 最先到火星上实地找水的是"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它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激动的线索. 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先后到达火星,开始进行考察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火星上过去存在液态水. 比如,在距离"勇气号"登陆处100米的地方,有一个博纳维尔环形山,那里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特征:一些小土坑里似乎周期性地冻结和融化,说明附近地区的土壤里仍然存在水.  相似文献   
2.
1609年,开普勒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一书中宣布:火星沿着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太阳并不在这个椭圆的中心,而是位于它的一个焦点上.他还证明,这一论断也适用于其他行星,地球也不例外.这就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 一个椭圆越扁,它的焦点离中心就越远.焦点远离中心的程度可以用"偏心率"来衡量.偏心率越大,椭圆就越扁.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仅为0.0167,火星轨道的偏心率则是0.093.  相似文献   
3.
讨厌的尘暴 在地球上,尘暴会遮挡我们的视线,损坏精密的仪器.在火星上也是如此.1971年11月13日,美国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当时一场大尘暴席卷火星全球,连极冠也被遮蔽得无法看见.这使"水手9号"起初拍摄的远距离照片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4.
5.
献给园丁的科技之花———我说《现代科学技术博览丛书》卞毓麟近代科学发轫于十六七世纪。到19世纪,一些先进国家的社会公众已比较普遍地表现出对科学的关注。20世纪的历史进程又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代科技改变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能力。如今,21世纪...  相似文献   
6.
“科学性”是本刊四大信条的头条,“科技史苑”是本刊的重要栏目之一。今天,本刊破例转载一篇由科学家写的关于“科学普及”的论文,相信会引起老师、同学和广大读者的兴趣。此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都在跟“历史”相关,而且跟我们的目标并无二致。置之于“史学简论”,非只聊备一格也。  相似文献   
7.
加德纳是美国人,生于1914年,他为《科学美国人》杂志每月写一篇“游戏数学”专栏文章,持续了20年之久。人们赞誉他为“数学的传教士”。下面是加德纳给读者的两道数学趣题。1.抽屉中杂乱地放着10只红袜子和10只蓝袜子,它们除颜色不同外,  相似文献   
8.
1986年,《科技日报》的前身《中国科技报》创办《文化》副刊。包括我本人在内的一些编委共同倡议.将“把科学注人我们的文化”作为办刊要旨之一。因为大家觉得.在我们的文化中.科学的东西毕竟太单薄了。后来。又有了实质相同的另一种提法.即“在大文化的框架中注入科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火星的距离 开辟新家园,当然从近的地方开始更容易.在太阳系中,火星是地球轨道以外的第一颗行星,它是地球的近邻.火星最靠近地球时,彼此相距5600万千米,约为月地距离的150倍;最远离地球时,彼此相距约4亿千米. 表1列出了地球及其近邻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表2则列出这几颗行星最靠近地球时各自与地球相距多远.  相似文献   
10.
"登火"新思路 人类自身怎样才能登上火星呢?载人火星飞行乃是航天史上空前的壮举.宇航员往返火星一次,至少需要2~3年.就算只有两名宇航员在火星上着陆,预计飞船、燃料、给养的总重量也将超过1000吨.显然,这是当今的任何运载工具都无法胜任的.实施载人火星飞行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