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卢毅军  葛滢  应求是  常杰 《科技通报》2004,20(6):517-522
比较了杭州石荠苧(Mosla hangchouensis)和石荠苧(M.scabra)光合特性在不同土壤水分时的可塑性.结果表明杭州石荠苧和石荠苧分别在W60和W100时有最大光合速率PN和气孔传导力gs,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是在W30时最大,W40时最小;复水实验发现杭州石荠苧和石荠苧的光合速率有超补偿现象,但后者的补偿效果明显不如前者;两物种的叶绿素含量在W20时最高,但此时叶绿素a、b比值最低.与石荠苧相比,杭州石荠苧具有较强的光合可塑性,对极端干旱的耐受能力较强,但对资源竞争能力差,这可能是其濒危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明党参、峨参种群分布格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邻接格子法研究了濒危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及伞形科另一种药用植物峨参(Anthuiscus sylvestris(L.)Hoffm.)不同生境的种群分布格局.明党参的格局规模在0.64m^2的区组上均为集群分布,在其余4个小组上分布格局存在差异;峨参在所研究的格局规模上均为集群分布,且在0.04m^2上集聚度最大.峨参个体密集度大,还有无性繁殖,因而在受到采挖时可以较快恢复;而明党参密集度低,生长时间长,更新速度慢,受到采挖和人类土地利用干扰后种群不易恢复,可能是其日益稀少和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