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美丽  向东春 《中学教育》2011,8(1):101-105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面临着来自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冲击,加强中学生的信息伦理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在信息社会里对中学生的一种保护、一种人文关怀.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信息伦理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者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关系判断的视角,聚焦于当代大学内部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了学理探讨和实证分析,指出改善我国当代大学组织中的信任状况必须培养学术归属感、建立信任机制、实现分工决策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内部行政人与学术人之间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认知、利益和制度三个维度对当下困境进行了原因剖析,并探讨了重塑良性人际交往的路径选择。指出行政人与学术人应当正视人际差异、尊重多元存在、倡导信任培植、注重和谐沟通。  相似文献   
4.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属性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指以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为目标而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协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大学基本实体。基层学术组织依靠智慧而生存,对高深学问进行理性分析、鉴别、阐述和传播是其永恒的使命所在。基层学术组织应当具有独立的意志和在独立意志主导下的独立行动,超越世俗社会的庸俗性和功利性。基层学术组织的团队精神表现为民主的、紧密结合的、能够互相激励与促进的团队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科互涉是打破传统单一而封闭的学科界限,走出固有的学科结构状态,对不同学科话语进行综合置换与重新解读的过程。平台中,学科之间全面交流与碰撞,导致学科间持有一种能动的张力。基于学科文化的视角,张力主要存在于知识理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形成跨学科的平台文化,是消解平台中学科互涉导致学科文化张力的关键。建立项目学术团队,训练学科人的综合思维,规范基本术语和概念,共享科研成果和培养通才型首席主任等是整合学科文化、建构平台文化的重要步骤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南4个农业县为调查对象,聚焦于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教学知识、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资源管理等教学能力开展了质性研究,了解现有农村教师教学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农村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唐之享教育文丛撷英集》(以下简称《文丛》)所载的文章反映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湖南教育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文丛》具有史志性意义。著者从1993年至2003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3年起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直主管湖南教育工作。《文丛》精选了他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述、讲话、调研报告,分十个部分对“湖南教育”这一特定命题进行了全景式阐述,深刻反映了著者对湖南教育的冷峻思考。著者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著者对湖南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真知灼见。该《文丛》雄浑厚重,而笔者才识有限,…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研究者。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无疑是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模式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人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将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二是将它视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课程。作为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换言之,它是指教师或其他施教者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  相似文献   
10.
大学联盟是美国大学实现学术创新和资源共享的新路径,其佼佼者"大学合作委员会"(CIC)在学术合作、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CIC的价值诉求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运行特点是采取扁平组织架构和对话式治理模式,构建互涉的多学科合作平台,搭建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追求共有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