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割,这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整体式燕尾镶配件的装配是装配钳工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对整体式燕尾镶配件装配工艺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确定了采用修配装配法的依据,得到了最大修配量,对实际装配工序内容具有规范作用,为相同类型镶配件装配工艺的分析与制订提供了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消化吸收西门子公司交流伺服电机制造、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电机制造能力,制定了伺服电机的加工工艺。但在整机机械检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前端盖安装连接法兰全跳动误差值偏大;分布中心不稳定。提出用统计分析法对伺服电机的加工误差进行分析,通过实测数据的统计计算;结合因果图,找到了影响前端盖安装法兰误差偏大的主要原因是胀胎芯轴的跳动,提出了减少胀胎芯轴跳动的主要措施——修研中心孔,实际检测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可调余隙调节气量是在固定余隙调节气量的基础上,对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进行改造。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较往复式压缩机传统的气量调节方法具有输出气量的稳定性好、气量无级调节、系统维护费用低、参数设置灵活、节能、系统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零件加工误差的分析计算法是建立在各个单项误差因素对加工误差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的,此法需要通过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完成,因计算时的假设条件在实际中很难出现,因此用这种方法获得的误差值与实际加工状态往往有较大的出入.统计分析法以在线观测与实际测量所得数据为基础,应用概率统计方法,以确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一批零件加工总误差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因此是一种科学的加工误差分析计算法.  相似文献   
6.
周兰生 《中国科技信息》2009,(22):272-272,274
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目的是形成职业岗位的行动能力。当今,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提出课程开发的全新理念: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课程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结果而更多地是一种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