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代诗话中抄录的《步虚词》(仙女侍、董双成)应为中唐李德裕的作品。李德裕崇尚道教,支持唐武宗会昌的抑佛兴道,并且常将诗刻石。武当山道众为感其恩,投其所好,因而有将李作刻石之举。  相似文献   
2.
喻斌 《考试周刊》2010,(30):174-174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力包括智力的因素和技能的因素,它是人依靠智力、知识和技能去完成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力量。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中、教师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学生形成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的能力的基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既满足一般所说的能力的形成规律.又具有学习主体的动机、兴趣、意识、主动性和客体化的教育内容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晋书·刘琨传》载:“(刘琨)文咏颇为当时所许.” 同篇中引温峤表称卢谌“此等并有文思.”西晋末中原板荡,刘琨领并州刺史,经略朔方,志在匡扶晋室.琨引卢谌为从事中郎,对其深为爱重,二人常以诗唱和、互为勉励,其诗为历代所推许.据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刘琨四首存诗中,与卢谌赠者二首.卢谌与刘琨  相似文献   
4.
人生价值观是人追求价值目标的出发点,它支配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生的模式选择。每个人都会在主客观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正是由于人生价值观的不同,所以不少的人在相同的外在条件、社会境遇中,却采取了绝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走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在中国古代有两位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学家,他们都面对着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但一个执着而痛苦,一个却潇洒而从客,一个“不能变心以从俗”,怀沙自沉,  相似文献   
5.
《水浒》研究经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对作品的社会价值、思想倾向,研究者、读者基本上取得了共识。人们肯定了作品的进步意义: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朽,肯定了被压迫者反抗斗争。一部《水浒》,揭出“乱自上作”的现实,标出“替天行道”口号,提出“四海皆兄弟”的理想,奠定了它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价值。可作品中有些涉及妇女的情节却使人们皱起了眉头,如潘金莲的故事还曾得到一些人的同情,因此,有人将《水浒》的妇女观视为书中的白璧之瑕。  相似文献   
6.
在刘劭与曹丕、《人物志》与《典论·论文》之间 ,存在着多方面的、直接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典论·论文》中的诸多思想理路和学术向度的获得 ,几乎无处找不到它同《人物志》的或深或浅、或隐或显的联系。对于《典论·论文》来说 ,刘劭的《人物志》是一眼深泉 ,一股雄风 ,一团酵母 ,没有它丰富的思想滋润 ,没有它辨证思维方式和思想的鼓舞和启迪 ,没有它坚实厚韧的哲学的力的感发 ,就不会有《典论·论文》思想的活泼敏锐、思维方式的灵犀生动和思维视野的开阔宽广 ,以及思维质量的高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陈土强是广东省吴川市振文镇泗岸村泗水小学的学生,今年9岁。自从2004年3月父亲因患胃癌去世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夜之间,他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和惟一的劳动力,这使得他不得不用稚嫩的双手  相似文献   
8.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经过近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召开了.这次会议是我们实现办学主体顺利转移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大型专题工作会议,对于谋划我校当前和今后五年的科研工作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校党委、校行政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校科研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求真务实,克难奋进,  相似文献   
9.
唐诗新解     
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在中国古代文学遗产中,诗词独领风骚,因此对其研究、鉴赏自是热闹非凡。自古诗无达诂已成定律,随着时代发展,观念更新,方法改进,对古典诗词的诠释也新见迭出。笔者在对唐诗的研究、教学中,在旧注、传统评价和结论里发现了一些问题,偶有所得,现整理几财,呈于唐诗爱好者,以作芹曝之献。  相似文献   
10.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大约形成于东汉顺帝年间(126—144),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早在道教产生之前,我国已存在着各种原始宗教习俗。夏商周三代,卜筮流行,崇祀鬼神。战国时,神仙方士自成一家,将长生术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开始有了较系统的鬼神理论。汉初,黄老思想大兴,崇尚道术之士将老子作为祖师崇拜。东汉初,佛教传入,其组织形式、仪式、戒规为中国本土宗教所借鉴,于是中国道教就在古老的宗教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