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6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诸多解题方法中,用哪种方法解题较为简便?作于此介绍运用导出的一些组合数公式简化解题过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91,7(2):108-111
对已知患原发性肝癌者(简称肝癌)发生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少肝癌患者在并发肝破裂致血腹前,未知患有肝癌,急诊诊断颇为不易。嘉兴市第二医院1978年8月至1989年8月在收治的174例肝癌中,17例发生肝癌自发性破裂,均分别被误诊为脾破裂,肝血管瘤破裂,重型肝炎肝昏迷,不全性肠梗阻等病而贻误抢救时机。究其误诊原因,除通常的诊断思维方法简单化、首诊负责制不健全外,主要在于部份临床医师在肝癌破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概念上的僵化或模糊:(1)认为无出血性休克者不存在肝癌破裂;(2)误认无突发性腹痛者不会有肝癌破裂;(3)在进行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时忽视肝癌破裂的可能;(4)未能认识到及时施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术及腹水进一步检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92,8(2):115-117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耐药菌株伤寒的疗效令人失望.61例用氯霉素治疗,34例以氨苄青霉素治疗.临床无效率氯霉素组为47.6%,氨苄青露素组为23.5%.23例采用庆大霉素治疗,其临床疗效显示缓慢。在由耐药菌株引起的伤寒之治疗中,研究了非常规药物的疗效:51例患者采用硫酸小诺霉素治疗,平均退热时问需9.66±3.03天,显效率仅10%.其它如磷霉素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和氟嗪酸等亦各存在不足之处.作者认为,具有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是治疗多重耐药株伤寒的最佳方法.近4年来,选用氟哌酸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重症伤寒,疗效满意,使伤寒的病死率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4.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93,9(2):122-126
介绍了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拉他霉素、头孢三嗪及头孢他定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治疗伤寒方面的药理学优势和临床应用的进展.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伤寒的主要要应症为:(1)多重耐药伤寒曹株引起的严重感染;(2)并发脑膜炎、骨髓炎、肺炎等;(3)伴有免疫缺陷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4)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5)婴儿、儿童和孕产妇患者.对于多重耐药菌株所致的重症伤寒,第三代头孢菌素尚可与另一种有协同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5.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89,5(3):49-52
嘉兴市第二医院在1977—1987年,曾将最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原发性胰腺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胃癌、胆囊结石、胰腺囊肿及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等病收治。经分析,5例胰癌被误诊为肝炎的原因是:胰癌与肝炎的临床表现有颇多相似;对肝细胞性黄疸、SGPT增高、HBsAg阳性的意义认识片面;未能严格掌握和执行肝炎之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另5例胰癌被误诊为胃癌等的原因为:胰癌表现出胃癌样的症状,受B型超声检查阴性结果的影响;对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含意理解僵化;满足于X线或其它某项检查的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6.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90,6(5):290-293
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疽与外科疾病造成的黄疸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截然不同,为了正确与及时区分这两类性质迥异的黄疸,临床医师在鉴别黄疸病因时,应着重注意:(1)性别与年龄,(2)既往病史,(3)起病方式,(4)黄疸波动情况,(5)发热与腹痛,(6)粪、尿颜色,(7)皮肤瘙痒,(8)肝臭,(9)三个进行性,(10)三个分离,(11)腹部体征,(12)GOT/GPT比值,(13)AKP等三项指标,(14)PTT的维生素K纠正试验,(15)激素试验性治疗,(16)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测定等。  相似文献   
7.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诸多解题方法中,用哪种方法解题较为简便?作者于此介绍运用导出的一些组合数公式简化解题过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91,7(3):162-166
本文回顾近9年间被误诊的126例肠伤寒。本组病例曾被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肠梗阻、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它18种病症。误诊的主要原因:(1)对本地区肠伤寒的新近疫情缺乏了解;(2)对现代肠伤寒的临床特点缺乏认识;(3)对肠伤寒的复杂而众多并发症欠熟悉;(4)对肠伤寒诊断的常规实验室检查方法甚显不足;(5)未能采用肠伤寒早期诊断的多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