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由原专业基础课《海藻学》与原专业课《海藻栽培学》合并而成。当前该课程的考试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几乎丧失了考试的功用。本文改革闭卷式考试手段,对计算机化考试模式进行探索,并成功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名其动"结构在甲骨金文中大量出现,到西汉时期基本消失。"名之动"结构萌芽于西周,普遍运用于战国和西汉。春秋战国时代,"之""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由替换,这导致了"名之动"对"名其动"的取代。"名其动"结构和"名之动"结构是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组同义结构,它们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实验室要求科学管理、容易维护、方便教学.一种以文件服务器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而且方便实验室管理和维护,是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一个可取的使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其经典性,在单元安排中也总处于重要的位置。《药》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在读完课文后,普遍的反应是不知道文章讲的到底是什么。学生不能完全明白文章的意思,这也是实际情况。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二是鲁迅小说内涵的深刻和手法的独特。  相似文献   
5.
“为”字被动式产生于战国晚期,表被动的介词“为”由“成为”义的动词“为”语法化而来。在述宾结构“为NN”“为N”结构中,N为名动兼类词,上古汉语名动兼类词的分化使“为NN”“为N”中的N演变为动词,促使“为”由动词语法化为表被动的介词,“为NN”“为N”则由述宾结构演变为“为NV”“为V”被动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