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凤 《科教文汇》2011,(6):89-89,118
研究基于有效教学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是促进教师和学生持续进步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实施向纵深发展的需要。本文在作者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初中数学复习课程存在的问题,并站在有效教学的角度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重要项目之一的《2008东亚视觉艺术展》在首都图书馆的亮相,展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缅甸等亚洲国家艺术家的60余件绘画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3.
对"两课"缺乏真诚的重视,弱化了德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于"两课"教学中的诸多二难命题,又抑制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应正视问题,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4.
山东大学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高校教学带来了时代的特色,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在新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中也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山东大学2008年启动的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应时而生,深受学生的欢迎,为该类型课程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种跨境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本文从该系列课程的体系框架、课程单元设计、教育创新意义,以及进一步完善的设想等方面,探讨了该系列课程模式的教育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传统的中医内科教学采用“一人包干制”,即一个班级的全部内科课程由一名教师讲授。这样虽然便于管理,但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我们的任课教师均来自附属医院内科的不同科室,对本科所属病种的诊断、治疗以及新近的研究进展、科研动态比较祥熟,但对其他科室所属病种了解的却很局限。当讲授自己熟悉病种时生动、精彩,讲授陌生病种时机械,甚至照本宣科。其结果是没有…  相似文献   
6.
7.
农民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中央多次要求提高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商业金融机构也希望不断提高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基于这些现状,分析了国内外特别是浙江省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与问题,提出了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中介信息平台的架构理念,基于理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提高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服务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区差异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易丹辉  孙凤 《预测》2000,19(1):66-70
本文利用1996年1月、1997年1月、1998年1月我国30个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资料建立Panel Data模型,分析地区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城市间居民在总消费支出和各项消费支出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变温红外技术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结构影响。在293~393 K范围内,分别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面内摇摆振动(ρCH2)。实验发现:硬脂酸固体ρCH2在730、720 cm-1频率处分裂成双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730 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逐渐消失;而348~353 K是硬脂酸ρCH2分裂双峰消失的临界温度。通过硬脂酸ρCH2裂分双峰间距离,进一步研究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硬脂酸ρCH2裂分双峰间距离由9 cm-1减少到7 cm-1,而对应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不断减弱。该项研究为变温红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心理应激与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凤  白丽辉 《教育探索》2001,(12):46-46
一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小学生亦然。环境中的刺激物作用于小学生,也就是向小学生提出了适应、应对的客观要求。如果小学生认识到内外环境提出的要求,并认为满足这种要求至关重要,那么他便会产生心理应激(stress)。适应(adaptation)源于生物学名词,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在心理学中,适应指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