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发射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行考察,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探测器围绕月球进行考察,另一种是探测器在月面上着陆考察。由于它们的出发点地球和目的地月球都处于运动的状态中,因此,月球探测器必须选择合理的飞行路线,以便最近、最省时地飞向月球目标。据计算,飞往月球的探测器的  相似文献   
2.
太空,希望的田野人类正面临着来自粮食短缺的挑战。我国人口每年以1400万的速度递增,可耕土地锐减,现有农业增产潜力不大,因此“菜篮子”、“米袋子”一直是各级政府官员所始终关心的一个问题。多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面对着黄土地、黑土地苦苦探索、追寻优良品种,终无大的突破。随着太空技术的发展,他们把视线投向了茫茫太空。自1987年至今,我国已先后8次利返回式卫星进行了51种植物300多个品种的太空培养试验。而后,它  相似文献   
3.
1999年10月14日,“资源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至今一周岁多了。俗活说,三岁看大。而对于在轨运行两三年、三五年,最多不过10多年的卫星来讲,一岁就看大了。“资源一号”作为我国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中的独生子,它首次上天就成功运行,其优良的性能、良好的表现,令世人惊叹。“资源一号”卫星是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作为我国首颗传输型对地遥感  相似文献   
4.
1999年10月14日,随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声巨响,长征四号火箭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送上了太空。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航天高科技领域的合作,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从“神舟”1号到“神舟”5号,5次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国已经在火箭起飞、飞船在轨运行和返回等方面拥有了相当成熟的技术,降低了对航天员身体素质的要求。同时,随着中国航天员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的健康人在经过专门的训练后,也可以成为航天员进入太空,这其中,也包括女性在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类文明史上又出现一次飞跃——开发外层空间。伴随着载人航天的实现,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又产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变革。航天技术正把地球文明推向高远浩瀚的宇宙。太空,将是引起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摇篮。人类对空间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成为一门新兴和迅速发展的前沿科学,同时,也推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巨轮滚滚向前。  相似文献   
7.
千年梦圆今朝,一箭飞冲九霄。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背负着十几亿中国人的期待,开始了他伟大的太空之旅。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杨利伟安全返回。飞船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4.8千米。返回舱完好无损。载人航天对于我国意义重大,其中很多有关“神舟”5号和载人航天的科学知识,读者还不清楚,那就看看下面的几篇文章吧。  相似文献   
8.
走到北京西北东北旺,很远就可以看到一个直径达20米的乳白色的锅底天线,这便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设计研制的“风云二号”卫星指令与数据接收站,天线中央“中国气象”四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中国卫星气象的辉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