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索孵化器控制力对在孵企业吸收能力非线性作用的机制和边界,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孵化器控制力理论,对143家在孵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器控制力对在孵企业吸收能力有倒“U”型影响,在孵企业入孵年限负向调节上述非线性关系,孵化器内在孵企业间资源竞争正向调节上述非线性关系。因此,要有效把控好孵化器控制力的度,将其尽可能控制在对在孵企业吸收能力有促进作用的水平,针对不同孵化年限的企业作出不同的调整,同时要关注在孵企业之间资源竞争对于培育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择在互联网时代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传统制造企业青岛红领为典型样本,基于其1995—2018年企业发展历程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讨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研究发现:企业在持续成长过程中,伴随着所嵌入结构洞网络的“开放—闭合—开放”的螺旋前进,其结构洞位势按照劣势、均势到优势方向进行递增演进;结构洞位势与动态能力相互作用共同演进,动态能力的形成是结构洞位势演进的基础,而更高阶的结构洞位势又会反过来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结构洞位势与动态能力共同促进了竞争优势的形成。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和结构洞位势共同演进的制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模型,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文化混搭成为国际品牌进入当地市场常用营销策略之一。哪种文化混搭策略能使产品更好地被当地消费者所接受,以及得到他们的购买意愿?有学者已提出的文化混搭策略在混搭产品的实际操作当中显示了不足之处。文章在系统回顾文化混搭产品有关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文化混搭策略:高文化混搭策略和低文化混搭策略;并对二者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系统分析了二者策略对消费者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后,进一步探讨了两个因素,产品类型和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对上述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新一轮公司创业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致力于新事业开发,解决企业增长乏力的问题。然而,理论界对于大企业如何进行新事业开发并构建基于新事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较为深入的回答。本研究基于可供性理论,探讨聚焦特定场景下的可供性如何影响大企业新事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特锐德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企业新事业开发的过程是动态复杂的,需要分阶段分重点完成;(2)在大企业新事业开发的不同阶段,聚焦于特定场景的专用技术可供性和数字技术可供性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二者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作用推动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互动形式的演化;(3)在不同特征的专用技术可供性和数字技术可供性的作用下,大企业可以通过创新生态系统互动形式的变化,推动大企业基于新事业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与演化,实现先发优势、差异化优势到生态优势的转变。这一发现丰富和拓展了技术可供性、创新生态系统与公司创业相关的文献,对于大企业开展新事业开发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