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因素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笑然 《科研管理》1994,15(3):38-44
本文扼要分析了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管理操作要点,报告了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风险评估计算机辅助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其中使用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该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目标评估.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唯物论看,目前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问题相互对立的两种主要观点都存在不可克服的予盾.与科学学强调科学与技术的差异不同.历史唯物论的经典作家们从它们的共同内核出发,形成自己的一元科学技术观,然而他们又肯定了科学技术具有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双重属性,以至于进一步指出科学不仅是观念的财富,而且是实际的财富,因而具有物质属性.这一结论与现代系统观的观察结果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出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哲学理解以及判断某种形式的意识是否具有生产力属性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3.
孟笑然 《软科学》1993,7(4):41-44
<正>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技术更新活动的特点与单一计划经济相比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技术更新活动将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首先,产业技术更新的主体变了,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进入市场之后,将获得高新技术创业的独立行为能力和投资主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考察了新生产业成分的个体形成交,论述了产业技术革新活动的四个主要阶段及其特征。然后,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定量分析了技术在市场分配中的特殊作用,论证了新技术应用对生产要素的聚集作用是新生产业成分得以成长的主要机制。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中的一种自我反驾和自我激励机制。文章最后指出,成功的产业技术革新活动有赖于技术开发和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两大过程的顺利进展,后者主要表现为经济过程。为了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应特别注意研究解决新生产业成分成长的经济环境问题,而首当其冲的是加紧市场体制建设,进一步解放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