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普里高津的生平与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篇纪念普里高津的文章。作者首先交待了普里高津的家庭背景及其化学兴趣的由来,随之介绍了他是如何在两位教授的影响下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关于普里高津的科学工作,作者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思想发展的轨迹来阐述的:从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中最小熵增原理的证明,到远离平衡态区域中耗散结构的发现,进而到不可逆性与动力学之关系的研究。作者还向人们展示了普里高津的工作风格与工作热情,对普里高津工作的深远意义也有所提及。  相似文献   
2.
一口气读完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真可谓感慨良多。书中叙述的何氏求学、治学的经历,以及上一世纪三十年代的清华和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师生们的求学和治学的精神,还有何氏本人及其他的教授们所积累的丰富的研究经验,无不吸引着读者一路快马加鞭地读下去。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何氏似乎天生就具有一种保留记忆的禀赋,能够把八十多年岁月中的很多细节记得相当清楚。但由于作者恨不能在一本书中把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每一件有趣的和对自己有影响的事情都写进  相似文献   
3.
暗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化真是弄人,宇宙中最丰富的能量形式竟然也是最神秘的。自从宇宙加速膨胀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以来,一幅自洽的图像业已出现在我们面前:宇宙中三分之二的能量是“暗能量”(dark energy)——某种斥力物质的能量。但证据是否足以表明存在新的奇异的自然法则?是否还有其他更简单的天体物理学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天文问题,分析了中国古人在宇宙论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案,并和古希腊的情形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认为:中国古代学者在一些重大的天文理论问题上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探索不像希腊人那样持续和周密。  相似文献   
5.
<正>1900年的复活节星期二,一群海绵潜水员在安提凯希拉海域附近发现了一艘罗马沉船。几个月之后,希腊政府对此处遗址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海下考古发掘。安提凯希拉装置就是这次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之一。该沉船遗址的年代被确定为公元前60-80年,安提凯希拉  相似文献   
6.
一 王锡阐其人 王锡阐可谓是清代历史上一位奇人.甲申(1644)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身死.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吴江,年仅17岁的王锡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追随其后.他先投河寻死,遇人救不死,继而绝食多日,勺水不进,最后在父母的逼迫之下才勉强进食.此后,他即完全断绝了走科举、进仕途的念头,做了一个彻底的明朝遗民:他足不入城市,不用当世钱,不用当朝年号,著书用篆体作楷书,人多不能识.  相似文献   
7.
温源宁先生的民国人物小传&lt;不够知己&gt;由著名翻译家江枫先生翻译,岳麓书社出版①.&lt;不够知己&gt;的英文地道,译文漂亮,可谓珠联璧合;传主们文采风流、学贯中西,作传者思维敏锐、学识渊博,又可谓珠联璧合.可惜,书中有不少排版和印刷的错误.这些错误犹如一个美丽花园里扔的几块乱石,虽然无伤大雅,却也有碍观瞻.一个最明显的错误就是关于程锡庚先生的生年,原文、译文明明白白地写着:“程先生,1894年生“,而小传前的说明文字却写成了1839年生,结果就成了程先生在100岁高龄的时候被枪杀,岂不是笑话!……  相似文献   
8.
《明史记》是一部未完成也未曾问世的史学著作。本文旨在梳理这部史书编纂的缘起、过程和最后的命运,重点叙述了吴炎、潘柽樟为编纂《明史记》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吴、潘二人与钱谦益的书信辩难,以及钱谦益和顾炎武对《明史记》所给予的期盼和帮助。康熙初年的"庄氏史狱"给《明史记》的编纂带来了的致命打击,本文也叙述了吴潘二人受其牵连而惨死的过程,王锡阐和顾炎武对两位挚友的哀悼。最后则探讨了潘柽樟的异母弟不顾众多师友的规劝入明史馆参修明史原因和王锡阐等人对《明史记》遗稿的保存和整理等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