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准公共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在其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但现实中往往存在"政府失灵"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现存农业信息化服务供给主体特征,提出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市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混合供给模式,使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信息化服务需求者在该模式中均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所需要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本文通过新批评理论的基本方法,细致解读《嘉莉妹妹》;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入手,通过分析第二十三章中嘉莉和杜洛埃的对话,揭示二者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米歇尔·福柯被誉为"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其权力话语观影响深远。《所罗门之歌》是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展示了以麦肯·戴德家族为代表的美国黑人男性的成长历程。虽然老麦肯和麦肯二代人生经历截然不同,但他们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西方社会中都处于"失声"状态。本文以福柯的权力话语观为理论支撑,解读老麦肯和麦肯二代的"失声"根源,旨在警醒美国黑人群体只有冲破白人文化规训的安逸牢笼,才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宋慧岩 《文教资料》2014,(17):17-18
威廉·华兹华斯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主要描写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诗人的代表。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颠覆”与“抑制”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指出华兹华斯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寻求慰藉的真正原因:面对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无能为力,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在时间的安排上采取秋冬春夏的写作顺序,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命运及其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黑人小女孩佩克拉这一悲惨人物形象,呼吁黑人团体应从精神上摆脱被奴役地位,获得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6.
宋慧岩 《考试周刊》2014,(72):24-25
"涅槃寂静"是佛家基本思想之一,是对人生真谛的顿悟。19世纪美国乡土小说家凯特·肖邦的作品《觉醒》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最终迈向大海寻求解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她的心路历程处处体现了佛学思想,尽管肖邦没有接触过佛学。艾德娜犹如笼中困鸟,顿悟出自己的生活缺乏"自我",真正的自由必须冲破生活的牢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