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用群论和原子分子静力学方法,推导了NaH(NaD)分子基态的合理离解极限.采用两种方法和三种基组优化计算了NaH(NaD)分子基态的平衡结构和离解能.选用电子相关单双取代耦合簇CCSD(T)方法结合6-311 G(3df,3pd)基组对NaH(NaD)分子基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最小二乘法拟合Murrell-Sorbie 函数,计算得到了NaH(NaD)分子基态的势能函数和对应的光谱常数.结果表明, 采用Murrell-Sorbie函数计算所得的光谱常数与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能精确地描述NaH(NaD)分子基态的势能函数.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化教育研究理论,对水族文化背景与水族儿童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水族地区小学《自然》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及有益的文化背景资料,并进一步提出水族地区《科学》教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现有物理课程评价体系,推动评价向着新课程改革理念转变,一直是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贵州省贵阳物理课程改革实施具体现状,从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入手,对物理学业评价融实验表现性评价,以期对评价体系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秋娇  宋晓书 《科教文汇》2020,(10):131-133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融入物理学史,带领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发现及发展的过程,体会探索知识的艰难和快乐。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中“电子的发现”为例,就物理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力求将物理学史渗透于物理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20-6000 K温度范围内,计算了N142O16的总配分函数.其中,转动配分函数考虑了离心扭曲修正,振动配分函数采用谐振子近似.20-6000 K的温度范围被划分为五区间段,计算的配分函数在这五个温度区间分别被拟合到一个温度T的四阶多项式,从而在每个区间均得到五个拟合系数.由这些拟合系数就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分子在所研究温度范围内任意温度的总的配分函数.  相似文献   
6.
实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多元化教学的体现,因此有必要开发和创新实验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在讲授超重和失重时,都尽量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学习,有电子秤,有传感器,但都存在一些不足,前者的观察角度较窄,只有站在电子秤上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电子秤的数字会瞬间发生变化,不利于实验观察;后者使用先进的仪器,只能在条件好的学校进行.为了提高演示的可视性和对比性,自制演示实验装置,实现在气体和液体中探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提高超重失重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