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来源于生活,它必然又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新课程基本理念倡导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说明了这一点。现代教育理论倡导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表现在物理方面,就是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大胆的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最后进行表达、交流与评估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我认为首先对各种物理公式、概念、性质、影响一个物理量的因素等基础知识的熟悉熟记,仍是解…  相似文献   
2.
3.
记得特级教师张志勇在"生命的长度与高度"一文中说:"一个人的生命高度,取决于三个境界,这就是道德境界、事业境界、奉献境界。在我看来,道德之境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事业之境界,是人之为人的自然力量的外化;奉献之境界是人之为人的意义之所在。修德、做事、奉献,这就是一个人生命高度的全部意义。"在笔者看来,幸福感则  相似文献   
4.
骆驼     
身材高大的骆驼是沙漠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有两个驼峰的叫双峰骆驼。它的四肢粗壮,更适合在沙砾和雪地上行走。  相似文献   
5.
尹春艳 《大观周刊》2012,(40):133-13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让学生体验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那么,怎样让恩想品德课走进生活,用于生活呢?  相似文献   
6.
松鼠     
松鼠温顺、活泼、机灵,长着一条长长的、毛茸茸的尾巴,十分讨人喜爱。松鼠除了吃野果外,还吃种子、嫩枝、幼芽、昆虫以及鸟蛋等。秋天一到,它就开始贮藏食物,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相似文献   
7.
正和谐教学法是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好学、乐学的心理趋向,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知识、素质、人格等方面得到协调提升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谐教学既是学生的和谐发展,也是教师的和谐发展。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知识构建者。所以,课堂上应该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均能获得健康和谐发展。教师的作用就是努力创造一种思维活跃、情感交融、默  相似文献   
8.
校本研修只有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才能实现校本研修的目标。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赢得尊重,成长自己,是教师内心的渴望。我们立足校本,植根常态课堂,大胆实践"四课"并行,建构校本课例研修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时都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学方式中,需要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使得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地创设一些"新奇"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提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逐步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一方面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能够从深层次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进而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当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