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旭  屈志光  邓远建 《资源科学》2021,43(10):1947-1960
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是高效利用林业资源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4—2018年的林业生产技术效率,在考虑空间因素的前提下,基于空间条件 β收敛模型对其收敛趋势及时空分异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发现:①从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结果来看,全国层面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林区层面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南、南方、东北、华北、西北林区;省份之间差距同样明显,但同一林区内省份间差距小于不同林区的省份间差距。②就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而言,我国林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条件 β收敛趋势,且空间因素的纳入使得收敛周期缩短了约4年。林业对外开放程度、林业收入水平和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生产技术效率向高值收敛具有促进作用,而技术市场环境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林业人力资本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则影响不显著。③就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收敛性的分异特征而言,空间上,五大林区均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且收敛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华北林区收敛率最高,东北、西南、西北林区次之,南方林区最低;时间上,2012—2018年收敛率高于2004—2011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林业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作用方向或力度在前后两个时期均有明显差异。为此,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林业体制机制,明确区域定位,因地制宜制定林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