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面对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以往研究较少考虑民族地区社会规范以及资源禀赋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的影响。为深入探究西藏农牧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依据计划行为理论,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学术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结合西藏实际提出假设。运用SPPS 23软件对获取的447份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经济预期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个人规范、后果意识、社会规范、禀赋条件、参与渠道等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比较显著。(2)女性的参与意愿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更大,男性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则受到禀赋条件和参与渠道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提高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一是要强化社会规范对农牧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引导作用;二是要针对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女性群体要更多采用社会规范引导主动参与,针对男性群体则要在宣传和活动组织形式上多样化,推进农牧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章的结论支持计划行为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对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